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读的第6本书《暗时间》。
2003年,年仅19岁刘未鹏只是一位南大的普通学子。
在接下来的5年里,他在专业领域和思维领域,开始了他的深度学习。期间,他大量阅读了心理学经典著作,成立了Top-Language算法小组,并每月在自己的博客上撰写文章。
2008年,硕士毕业的刘未鹏「过五关,斩六将」成功入职微软亚洲研究院,成为了众人口中的「IT大牛」。
2011年,集结了刘未鹏思维火花的《暗时间》横空出世,让这位外表上不修边幅,但举手投足难掩洒脱的IT大牛走红网络。
与此同时,不少与他年纪相仿的人,却在每天辛勤工作十几个小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在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在被自己的“辛勤劳动”一天之后的充实感满足后,总有一种失落和迷茫感随之而来。
「每天我都是这么劳碌,一天比一天辛苦,但为什么学业也好、事业也好、感情生活也罢,总是不上不下,找不到出路呢?」
天赋?命运?环境?家庭?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
让我们翻开《暗时间》,一起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生活就像是一条漫漫长路,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大可小,大到去哪所大学念书、去哪家单位工作、选择谁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小到今晚是吃米饭还是吃馒头、是买这件衣服还是买那双鞋子、周末是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在家里看书,等等。
这些问题无一例外,都关乎于判断和决策,而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高低,则决定了人与人的差距。
那么,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高低,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书中给出了答案——「对暗时间的利用」。
暗时间,就是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交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这种身体爱忙碌、头脑却闲置的时间。
这种时间,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思维时间」。
那些善于利用思维时间,善于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的人,那些能让认识脱离照本宣科层面,不再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活出了生命深度的人,也是人人称羡的「厉害的人」。
这些人不仅在专业上颇有建树,连「业余」玩儿的东西也一点儿也不业余。比如,斯坦福就有一个理论物理博士,不仅研究做得好,还是世界扑克大赛的前六名保持者,每年可以通过比赛拿到接近600多万美元的奖金。
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第一个能让你告别平庸,成为高手的秘诀是,拓宽生命长度,保持思考深度。
一方面,在我们工作以后,我们要处理的事情一下子多了起来。我们不仅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我们还需要处理家务,和家人共度美好时光。日常琐事的增多让我们不再像在学生时代那样能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情。即使我们计划安排得再天衣无缝,也总有意外出现,一次次打断我们的进程,把我们的时间割裂成一块块碎片。
那些厉害的人,总是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和思考。
虽然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获取新鲜的资讯。
我们就可以准备一个灵感记事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新概念、新事物记下来,然后事后再系统整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日积月累,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却不是每个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都能够坚持下去。
我们中的很多人会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投资时间无法得到回报的恐惧,而过早地放弃。而有一小部分人则会在一个领域里坚持下去,突破一道道关卡,成为专家。
作家格拉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曾提出了「一万小时天才」定律,即「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可以从平凡人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个定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得到了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的验证。那些最优秀的小提琴学生的练习时间,都远远超过普通学生,9岁每周6小时,12岁每周8小时,14岁每周16小时到20岁每周30多小时,共计1万小时。
这也难怪作者会在《暗时间》里写到「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稀缺的」。
第二个让你告别平庸,成为高手的秘诀是高效记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我们常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对于那些“读死书”的人,却是书读得越多,越害人害己。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阅读已经成为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最为便利的渠道,但是,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效地通过书本来获取知识。
有的人读书,学而不思,只知道一味地读,却在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总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些从书本里获取到的知识,成为了他们记忆海洋里的一座座孤岛,虽然在那里,却难以访问。
有的人读书,思而不用,虽然看似学了很多东西,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却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无法抽丝剥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总是在相似的坑里一次次跌倒。读与不读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读书,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早在1946年,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就发现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它反映了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者在两周以后的平均学习保持率(即还能记住内容的多少)。
其中,「小组讨论」和「传授/应用」可以达到50%和75%,远远超过「听讲」5%和「阅读」10%。
创造回忆的机会,如常常和别人讨论新学到的知识,或是整理笔记,按照一个主题系统地串起来能大大地丰富知识之间的关联,增加更多的记忆线索。
这样在需要这些知识的时候,我们才能在脑海里迅速地把它们提取出来,为我们所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用则殆。
今天,你思考了吗?
第三个告别平庸,脱颖而出的秘诀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上攀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根据问题情境线索从记忆系统当中提取过往成功的方案,做出让旁人啼笑皆非的决定。
比方说,当我们的大脑认定了一件事情以后,我们就会寻找各种理由往利于我们自己的方式去解释。这时,哪怕对方给出一个有一定说服力的理由,我们也会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做辩护。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当你试图说服一个人戒烟,并告诉他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时候,有的人就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我身边的某某某也吸烟,但他活到了100岁」,亦或是寻找「如果我不吸烟,我就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工作」等事实来说服你允许他吸烟。而有的人,则会停下来,认真地思考对方说的道理是否适用于自己,然后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改进方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愿意听取别人建议的人,在和别人的一次次讨论中,一次次看到了自己的思维盲点,越来越接近问题的本质,最终取得了成功。而那些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不思改进的人,原地踏步,碌碌无为。
物理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躲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问题只会越积越多,而如果你愿意走出来,以包容平和地心态去听取别人的建议,那么你会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请珍惜那些质疑你观点的人吧。
因为对你笑的,或许是朋友,但质疑你的,不一定是敌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