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陪伴营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友谊来自真诚的自我介绍,我叫范海燕,来自江西丰城,是一个二宝妈(女儿6岁半,儿子5岁)。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做一个60分的妈妈”。
相信妈妈这一角色大家都不陌生,大部分女性都要经历这一角色。初为人母很开心,但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发现问题很多,日常生活,学习成长,甚至工作都得兼顾,当好一个妈妈实属不易。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成长的心态,把孩子当成我们同等地位的人看待,并且自己先做到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的复印件,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他们在观察大人如何做并不断模仿我们。
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的育儿十条,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
1.无论孩子多大,积极回应他,这是日后你叫他他积极回应你的前提。
在孩子3岁前,妈妈是他们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最基本的需求是吃和玩。当孩子饿了渴了要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今天我在洗碗儿子拿水杯来说:妈妈,我渴了,想要喝水,我赶紧放下手中正在洗的碗,迅速去给他倒开水并用杯子放在冷水中加速冷却。
2.把孩子当大人看,当陌生人看,足够尊重他(包括他的选择和意愿)。他日后也会足够尊重你(包括你的决定)。
我自己是从来不打孩子,骂也很少,只是针对一些原则问题和错误会很严厉批评。比如撒谎,砸东西等不好的行为。有一次我女儿骑自行车自己摔了一跤,就把自行车一扔推倒在地。我立马大声让她扶起来,并告诉她:自己摔倒了可以站起来,不是自行车的问题,这是爷爷买的生日礼物,要懂得珍惜爱护,而不是撒气。她虽然哭我也没有去帮她,以后就再也没有摔过东西。
3.无条件的相信你的孩子,他是他自己的主人。
我经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做作业,女儿幼儿园的作业我从来不用监督完成,她放学第一时间自觉完成,完成了痛痛快快地玩。到现在儿子中班写作业,女儿都带着弟弟。养成了很好的做作业的习惯。
4.为孩子的兴趣提供必要帮助和辅助,仅此而已,他就能发挥到极致。
举个例子,女儿喜欢画画,你给她准备好各种笔和A4纸,一些书就足矣。画画几乎成了她学习之余的最爱,每天至少画一幅画,自己选择画的内容。
5.好的品性要反复塑造,方法就是你自己一直做到,反复把关键词说给他听。
比如要诚信,不撒谎,要有同理心。女儿现在在学校看到同学嘲笑别人,她都会去劝导别人不能嘲笑别人。
6.人人都喜欢夸奖,夸具体的行为,多给他们写鼓励贴。
每次只要孩子有个好的行为表现,我都会及时写一张鼓励贴并当面念给他们听。他们很开心的同时也知道自己做好的一件事情得到妈妈的肯定。这个行为以后就能不断加强固化。
7.孩子做的不够好时,多说没关系,多练下次会越来越好,给他信心。
女儿写作业对自己非常严格,没写好她会擦掉重写,我就安慰她说:宝宝还小,以后越练就会越好。这时她就会放松一些。也真的越练越好,而且很认真对待。
8.孩子之间动手或打骂长辈,及时制止、教育,原则问题。
这一点不用多说,当孩子的无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会有些发脾气,用蛮劲打人。我的方法就是及时制止,不允许动手。所以到现在我两个孩子都没有互相打过架。很融洽的相处。甚至有时候有一个不在一起,另一个都会觉得很无聊,没有玩伴。
9.偶尔用单独的时间陪一个孩子(有多个孩子时)。
我经常偶尔单独陪儿子或女儿去逛超市或者去我妈家。不是出于偏爱,而是单独相处他能感觉到你对他的足够重视。知道妈妈爱他,会跟我说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孩子愿意跟家长分享这点很重要,说明他不缺安全感,好的坏的他都知道妈妈会接受。
10.多给孩子有仪式感的瞬间,某天你也会收到孩子的意外惊喜。比如生日、一些他想要的东西或想去的地方。
他们每年的生日除了订蛋糕,请至亲一起吃顿饭庆祝,我还会精心准备生日礼物,布置好生日场景。这一天孩子们非常开心,生日过后他们都会说:谢谢妈妈,我过了一个很开心的生日。
以上十条都是好的行为塑造,同时我们知道与孩子相处不可能一直母慈子孝,总有矛盾烦恼的时候,这时候该如何做呢?
我的做法是:要主动道歉,说对不起,特别是我自己做错了时,我立马跟他道歉。
我儿子睡觉和起床都有点气是因为我看手机回复信息,她一直提醒我说:妈妈,不能经常看手机,眼睛会近视。我答应他:好的,听小宝的。如果我看了惹他生气了,我会立马道歉,抱着他入睡,并哄他:妈妈爱你,谢谢你提醒妈妈。
还有我的另一个做法是,寻求外援,及时让婆婆帮忙,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超强妈妈,不可能把孩子照顾的妥妥帖帖又同时工作得很好。所以这几年我非常感谢婆婆对孩子们和我无微不至地照顾。在生活上,她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我才有足够陪孩子的时间和工作精力。非常感谢遇到万里挑一的她。
最后就是放低期待,孩子也是普通人,允许他们慢慢成长,点滴积累,最终变得即使普通但独立幸福快乐才是育儿的终点。
最后总结一下,育儿的道路道阻且长,我认为最好的母子状态就是我儿子常说的一句话:大人要听小孩的话,小孩也要听大人的话。做孩子的朋友,让他喜欢你,才能引导他变好。好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标准,但是60分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及格后再慢慢努力向优等生学习,这个优等生可以是育儿书籍,我很喜欢孙瑞雪的育儿三部曲【《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郑渊洁的《家庭教育课》及李笑来老师的专栏《好的家庭教育》,也可以是身边那些好的育儿榜样,总之就是育儿育己,让自己和孩子同步成长。让孩子身体成长的同时,精神也在成长。成长到他们有足够能力离开父母,独立自主。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的聆听和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