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这样的感觉!自从当上教师以来,从来没有像这样,如此一心一意地读书,学习。今年因为疫情,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疫情期间的教育,也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下,学校让我们统一学习《义务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让老师们结合实际,学会思考如何有效教学,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一、学习方式由老师主导变为学生主导
立足于教育学理论,教师教授型的方式也有它的优势。它能课程的目标更加明确,也能发挥出教师的指导者的作用。但面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甚至如疫情期间,学生的知识仅仅靠老师教授,肯定是不够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特别提出,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式课堂。而今,我们是疫情影响了常规的教育模式,让我觉得更加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如何把孩子的自主性发挥出来,如何引导孩子学会自主探究,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学习。教师怎样做,才能将最后孩子的学习效果做到最好呢?
1、让孩子形成固定的学习方式
孩子居家学习,老师只能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管理。纷繁复杂的媒介,需要我们准确地从中选择:微信、QQ、晓黑板、钉钉、腾讯会议、抖音直播等。教师与家长、孩子进行约定,统一规定孩子作业发送软件,统一时间。
2、分层教学能促进学生发挥自主性
居家学习,是一把双刃剑。优秀的孩子在家学习,是可以学习到超越书本以外的知识的机会。但对于家长没有时间管理的学困生,学习习惯就会越来越差,学习能力也越来越低。
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一刀切就不合时宜了。有效的作业分层设计,也是促进孩子发挥自主性的条件。
3、学习小组的建立
这是一个特殊的小团体,在这个小团体里,每个人都可以担当组长。组长负责组织大家学习,给大家分配任务,并且收集作业反馈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真正做到了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作用。想要管好别人,一定要被别人管。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通过这样的尝试,也获得合作学习的能力。
4、评价的实时跟进
我们是人,不是机器,每天认真的学习也需要反馈。有了老师的认可,孩子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大人有工作累的时候,更何况本身注意力难集中的孩子。我们通过及时的表扬和提醒,能促进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同时,有了一个量化的反馈,家长可以和老师可以对孩子的管理进行合力配合。
而对于疫情之后的学校学习呢?我们应该反思的会更多!课堂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多听取孩子的心声,多引导孩子思考并质疑,甚至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并不是教师解决,而是学生相互解决,一个学生解决不完整,下个学生接着补充,直到所有学生都将自己的想法一起拿出来探讨。最后,教师才是那个最后总结和评价的发言人。当然,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目标,作适时的引导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可以形成“发现问题——小组安全距离地讨论——全班探讨——教师总结”的模式。
二、课程内容从常规的课程逐渐需要创新课程,即校本课程。
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校,可以有不同的课程。而今天在疫情之后,更显得尤为重要。
疫情期间,我关注了许多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每个学校都将自己的居家学习活动,通过微信文章发送出来。我看到的语文特色,数学特色……但,多数我猜,一定止步于疫情期间。之后,许多活动也会不了了之。
作为学生,我觉得应该感谢这个居家学习的形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特殊时期,许多学校才会花心思想许多有趣益智的活动。
而我也认为,学校或老师,有责任有义务设计出自己的校本课程。能让孩子们快乐中学习的课程,那一定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陈琴的吟诵课程,通过研究古诗词的“平仄”规律,来学习汉语言文字。结合古琴,孩子或低沉,或悠扬地把古诗吟诵出来,一听就会知道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画面。韩兴娥的成语故事,以成语接龙来丰富识字量,利用成语笑话,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将谚语儿歌、俗语儿歌融入进去,让孩子识字量达到超出成人水平。丁慈矿的“对课”,将简单的“天对地”一点点延伸和拓展,让孩子丰富识字量,了解古典文化,从而还可以学会文字游戏。最喜欢的还是蒋军晶的群文阅读。另外,随课微写,也是非常睿智的课程方法。太多课程的形式,也让我有了自己的思考。
首先是课程内容的不同,以语文为例,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分享除了课本以外的知识,经典名著、新闻时事等,以此拓宽孩子们的知识储备量。其次是课程形式的不同,我们除了教师一张嘴的知识传递,还可以利用网课、会议软件、视频直播等多元化方式。再者,是我们的课程环节的不同。孩子们除了坐下来听课,我们可以增加许多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环节。如,课前运动热身、心理团辅、课堂小游戏等。
我想,课程的多样化,每个校本课程的制定和探索,也是必然趋势。相信在未来的一天,一定会有各种各样更加完善的课程出现。
三、新背景下,老师怎么评价学生
以前总觉得信息技术时代,什么都可以替代,但教师一定替代不了。经过这次疫情,网课的普及,我发现,一个优秀教师可以替代许多其他老师。
甚至,大家还提出,正式开课时,还要在课堂上把之前的优秀网课拿来继续给孩子们学习。那么,我想问,我们每一个独立的教师,在这样的资源条件下,我们还能做什么?
经过今天课标的学习,教师对孩子的评价也是非常需要面对面的。那,是网课替代不了的!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包括识字写字与拼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每一项,它都是错综复杂,不可单一进行的。拿写作来说,除了传统的教师一人评价,到学生自己评价,延伸到同学他人评价,甚至还可以有时间的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来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评价角度的不同,目的都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写作兴趣。
我想,在将来的语文教育中,我会注意评价方式的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还有内容可以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