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27这段时间和很多妈妈在沟通,在咨询,把一些自己觉得有用的信息分享给大家。
A妈妈,A,女孩,亲子关系很好,今年高考,全省排名200名,640+,录取南京大学,A考前也用手机,但自己也知道不能用,就把自己的手机给了最信任的老师,但在家会总找机会用妈妈的手机。
妈妈切记了2句不能说的话:
“你还在用手机啊?”
“你又在用手机啊。”
换成以下2句:
“妈妈要打一下电话”。
“妈妈看下学校群里的信息。”
孩子很快就给了妈妈。当然前提前面给了孩子用了一段妈妈觉得可以忍受的时间。
妈妈做到的:不指责,不多说,只说自己需要用,每次说话前也是打了腹稿,不是想到就说,学霸妈妈也是一样忍出内伤。
结论:每个孩子都有需要,妈妈们真的理解吗?真的愿意
B妈妈,B男孩,今年高三,年级前100,暑假期间,一直有手机,妈妈和他说好,放假到家不能管他,让他玩个够,暑假一开始补课,自动交给妈妈,说玩够了。自主自愿。
妈妈做到的,每天自己学习,看到孩子玩,忍住没有说,和约定了协议,妈妈恨不得早点开学。
他们亲子关系也很好,妈妈从不相信孩子到尊重到相信到深信,深信孩子会对自己负责,曾经看到孩子报了一个学习班要用手机,误会孩子是想玩手机,其实后面确实在认真学习打卡。
孩子目前学习状态很好,接受到妈妈的发自内心的信任。
结论:关注什么就越会有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