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朱元璋事业上最好的领路人

朱元璋事业上最好的领路人

作者: 古今奇闻趣事汇 | 来源:发表于2023-01-17 18:53 被阅读0次

    一日,天空大雨连连,朱元璋在帅帐里冻的直哆嗦,围着火炉烤火时,不免感叹“天天四处打仗,何时是个头啊?”,李善长告诉了他一句改变一生命运的话:”只要元帅能向刘邦学习,按照他的行为去做,天下就一定是你的”。

    就这么几句话,却为前路感到迷茫的朱元璋指明了方向。

    在遇到李善长之前,朱元璋摸爬滚打好多年,事业都没有什么起色,直到一个人到来,为他指明了方向,让他的事业从此踏上正轨。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决定攻击滁州,也就在此时,一个人走进了他的军营。

    只见此人身着粗衫布衣,皮肤黝黑,三四十岁左右,一副无悲无喜的样子,手拿一本破书,好像谁都不能引起他的情绪波动似的。一看就是一位腹有良谋的大人物。

    他就大明第一开国功臣李善长。

    这要是遇上郭子兴孙德崖这些人,肯定二话不说奉为上宾。可他偏偏遇上的是朱元璋。

    朱元璋这个人本来就是属牛皮糖的,你越是给我这样,我就觉得你是瞧不起我,既然你瞧不起我,那我也不可能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你的冷屁股。

    后来的刘伯温就是因为这副德行,让朱元璋始终觉得看不起他,导致开国封赏有功之臣的时候,原本以刘伯温的才能,封他侯爵甚至公爵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朱元璋偏偏就封他一个伯爵,让他和一帮小辈新人并列。

    所以,此时的李善长毫无意外的坐了冷板凳。朱元璋对他并没有丝毫的热情。

    只不过看他温文尔雅的样子,字又写的好,而且不管怎么说也是来投奔自己的,也不能不管,所以朱元璋就封他当了一个文书。

    李善长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仍然一如既往的按部就班的做事,毫无存在感。

    后来,各路起义军大帅越来越多了,有的联合在一起,有的各自为战,也有的倒向元朝,局势更加的混乱了。朱元璋不由的为无休无止的战争烦恼感叹。

    原本默默无闻毫无存在感的李善长突然眼睛一亮,回答道:““秦朝乱时,汉高祖刘邦也是百姓出身,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只用了五年就成就了帝王之业。现在天下已不是元的了,元帅你的户口在濠州(公濠产),离刘邦老家不远,就算没有王气所在,也多少能沾点边。”

    是的,汉高祖刘邦所走的路正是自己的方向,刘邦和自己算是同乡,他能做到的,朱重八自然也能做到。

    想到这里,朱元璋信心满满,他对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中年文士感到诧异。原本以为这就是个装模作样的书呆子,没想到却是个有真材实料的大才。

    朱元璋知道,从此刻开始,他再也不能轻视眼前之人了。急忙起身摆正姿态,对着李善长就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

    朱元璋这个人,出身低是真的,但是对于比自己有本事的人发自内心的敬重也是真的,李善长的才能深深打动了他,所以他一改之前轻视的姿态,拜李善长为老师,跟着他识文断字,掌握天下大势发展,不断壮大,最终一统天下。

    因为李善长的存在,穷的吃不起饭的朱元璋,才能开疆拓土,并且在在建国后治治国得心应手。

    在文人里面,对大明王朝的建立有两个人的份量举足轻重。

    一个是李善长,他不仅教会了朱元璋文化水平和治国理政的能力,还为微末之时的朱元璋指明了发展壮大的政治方向,纵观朱元璋的一生,都是以刘邦为模板。

    还有一个就是叫朱升的谋士,正是他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真言战略方针,让朱元璋在元末一众反王势力中由弱变强,脱颖而出。

    朱元璋起点最低,文化最低,各方各面是历代帝王里面最弱的,但他却能最终建立起一个开国就兵锋绝世的大明王朝,关键就在于朱元璋懂得谦虚请教,礼贤下士,有一个远大的目光格局,也正是这些优点,他才能南征北战,打破了华夏自古以来北伐不能成功的魔咒,一统天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元璋事业上最好的领路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qx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