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北漂拾遗北漂的故事北漂故事
每个节日都是孤单的双倍放大,只能小心翼翼的祈求在地铁上不被玫瑰花

每个节日都是孤单的双倍放大,只能小心翼翼的祈求在地铁上不被玫瑰花

作者: 千年萧萧 | 来源:发表于2017-10-07 01:11 被阅读6次

    每个节日都是孤单的双倍放大,只能小心翼翼的祈求在地铁上不被玫瑰花的刺扎到

    从一个地方看到这句话,有所感悟,记录下来

    突然想到过去和现在乃至未来,所有的爱情模样都将会随着模式固化而固化

    倒计时在父母的耳边加倍放大,许多中国父母希望孩子在读书时不要早恋,工作后能立马结婚生娃。课堂上没人教他们如何爱与被爱,仿佛王子和公主是命中注定。

    适龄青年的父辈大多习惯在年轻时结婚,而死亡才是终止婚姻的唯一方式。在他们眼中,单身被视为自恋、社会道德崩坏以及公共生活锐减的现象。

    门当户对,学者把这个现象归咎于不完善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让父母对自己以及子女未来的生活充满担忧,对将来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充满恐惧,这就是促使他们在婚姻市场上寻求“攀高枝”的可能。但是何尝又不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均甚至是意识形态导致的畸形。

    作家野夫曾用“废墟上生长出来的好时光”来形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黄金时代。那段时光留在每个过来人心里的,是久紧复苏的浪漫人性和绝美的纯情。

    《中国式相亲》的嘉宾分享自己的录制体验:婚姻是一场双向选择,面对将自己物化的人,我们一直有权利说不,我们这代的择偶标准是性格、学识、理想、颜值,是否趣味相投。上代人选儿媳女婿的标准,大概就是姑娘能干活守妇道,小伙得有车有房有责任感,两代人婚恋的冲突一直都在,都在生活里。

    学者认为西方的自由恋爱存在很大的风险和盲目性,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的智力、见识、阅历,并不足以支撑他们正确把握恋爱和婚姻,需要父母提供参考建议和经验。婚姻的本质是寻找可以共同成长的伙伴,不是简简单单的激情关系,而是两个人互为彼此成长过程的伙伴,相互弥补,共同进步,各取所需。

    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婚姻还是基础单位,甚至文明有多久,它就能延续多久,很多年轻人对婚姻的认识不够,抱着完美的态度,按照别人的期待去找。百分百的理想型,有更好,没有的话,也很正常,哪有绝对完美的,合适和适合才是最佳的匹配。

    爸妈很恩爱,因为那时候很单纯很纯粹,不加带杂质。现实来说,拥有爱的能力的人往往很容易“脱单”。有些人希望“你应该先来爱我,我才去爱你”,还有人自身条件有限,还不愿意降低标准,这些往往容易“剩下”,所谓的条件和标准其实应该是适合而不是可以去满足。

    知乎上“该不该和自己不喜欢的相亲对象步入婚姻”的提问,获赞最多的答案之一是:“你去查查别人离婚的故事,会发现在没有爱的情况下结婚,多少人根本坚持不下去。结婚不是结束,而是另外一个纷繁绕杂的开端,你们要开始朝夕相处,一起做很多其实远远谈不上令人享受的事,比如买房子装修房子,比如融入对方的家庭孝敬对方的父母,生孩子给老人送终,等等这些,如果没有你对这个男人很多的爱,根本坚持不下去。”

    文艺青年对世界说,“我亦只有一个一生,不能慷慨赠予我不爱的人。”“曾以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十里红妆》 《木玉有约》 《门当户对》

    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前盟

    各位,我自己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这篇文章也被放在公众号里面了,如果喜欢请关注:Love_Lucky_Lin

    里面已经分好段了,还有我写的其他的一些东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节日都是孤单的双倍放大,只能小心翼翼的祈求在地铁上不被玫瑰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rd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