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习也分为许多阶段,我想告诉自己,现在对我而言就还是入门阶段,不着急慢慢沉淀自己。
今天补了之前的线上读书研讨会,其中博拉老师提到了几点,我认真地记了下来,就是(1)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首先要读作者的观点,要看看他提到了哪些要点。(2)我们同意他的观点吗?是完全同意还是部分同意?(3)我们还有什么疑惑吗?
现在好像存在一个这样的问题:我好像越想读书越不知道从哪一本开始读起,越想认真把书读好越会刻意。也许吧,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需求。
其中老师也说到了,当我们给孩子推荐书的时候,有些书可不可以允许他看呢?比如说《淘气包马小跳》或者《米小圈》这样的书?我们在推荐书的时候,应该先了解到孩子他现在喜不喜欢读书,他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如果他不喜欢读书,但他愿意去看《米小圈》其实也是可以允许他去看的。在给孩子挑选书的时候要做到有营养,而且孩子喜欢吃。但是像麦当劳这样的速食产品可不可以去吃呢?偶尔也是可以吃一吃的。所以不管是我们自己阅读还是引导孩子阅读,都有一个过程。
(今天补完读书会之后,我脑子里就想到了一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是我书也没怎么读,路也没怎么行……前段时间看朋友圈有朋友发了一些秋天的图,我就好想去北京玩呀,好想去看北京的银杏叶,看北京的蓝天!)
今天学习了罗斯金关于读书方面的一些看法,他认为:
(1)凡有永久价值的书,其内容都是作者渴望表达的、真正有用的东西。
(2)智慧就如黄金,稀有而珍贵。我们在找寻的过程中,需要最猛烈、最精心的打造,最耐心的熔化,才有可能拾得一点点黄金。在这个过程中,就算十分痛苦也还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如果你一旦开始。
(3)一个人能够认真阅读十页好书,便会永远是一个富有教养的人,而教育的“有”或“无”,是能否真正领悟一本好书的基础。
文中提到,作者把思想给予我们,不是作为帮助,而是作为奖赏,他会确定我们对于他其中提到的内核是受之无愧的。学习过程,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方式,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去消化文本,解读作者蕴含在其中的一些深沉的思想。只有经历过磨练,才能够确信我们值得拥有好书、智者的书。可能会很痛苦,会看不懂,可能需要读好多遍。但经过付出和用心后,他们给予我们的回馈是受益无穷的,而且是印象深刻的。其实做事亦如此,没有简单做,但收益高的事,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有时候甚至十份付出才会有一份收获,更或者收获不一定是马上出现,不一定是当下即有,我们需要沉得住心等待。
文中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不是为了发现他们所表达的你们自己的思想。其实有时候我们会对书中的观点赞同不已,觉得写得太好了,总结得太好了,把我们想说又说不出来的写了出来。实则不过是作者的“向下兼容”而已,他比我们聪明,所以他会在很多地方有高于我们的一个观点拟定。我们读书不仅仅是找共同点,还要去想他的哪些观点是我以前没有涉及到的、没有接触过的,哪些是有道理的,哪些是我不太认同的。
邦达列夫的『第二生活』,其实我理解的第二生活就是指发现另一种自己,看到自己的另一种可能,同时也有机会让我们去把别人的生活体验一次。不过这个过程仍然涉及到我们对书的选择的标准,我们要选择一个好的起始点,才能够有一个好的模拟体验。
还必须承认的是语言的不同表达有时候效果真的不一样。今天读到这一段『以概念范畴进行思维,创造物质、体系和公式的科学能解释、发现和征服许多事物,但按其实质来说,它终究不能研究一样东西——人的感情,不能创造人的形象,而这正是应运而生的文学所做的事情。』第一遍我读下来完全不懂这一段说的什么,我连把语句读通顺都搞了半天,后来终于大概明白了意思。再之后在对照另一个翻译版本的时候,我觉得他写的就要通俗易懂得多,他写的是:科学是用概念范畴进行思维的,它能创造物质、体系和公式,可以解释、发现和征服许多不可胜数的东西。但是就其本身性质而言,科学毕竟有一种东西无法研究——人们的感情,它也不能创造某一时代的人的形象。这一点注定只有文学才能做到。
有时候我写的东西或者发的朋友圈,也有朋友会说晦涩难懂,其实我也终于明白了,可能自己写出来的时候,内心有一个丰盈的世界,但表达呈现出来的词语,别人看来就是一堆语序不通、难懂的词的堆砌而已。因为他们没有我那样的情感作为基础、铺垫,也就不可能理解到我的情感,那些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我们在写文章输出的时候,辞藻的华丽并不是我们追求的首要目的,我们既能够表达自己,同时也能够让接收者准确接收到信息这才是重要的,这样才能形成有效沟通。
仍然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我们去读,我们还是要去挑选。要能够静得下心来,在读书这条路上渐渐地入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