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有效沟通的问题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新闻:
因为考试作弊被发现,初二女生跳楼自杀……
跟父母发生口角,13岁孩子离家出走……
萌娃因害怕家长的责骂竟躲进衣柜睡着了……
这些悲剧的发生,都体现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问题,而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校、家庭、社会。
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抓住影响孩子的关键节点—家庭。
02
解决方法
情感是沟通的基础
无论孩子多么内向、多么顽皮,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他就会愿意与父母进行沟通,当然一定要讲诚信。
比如:曾经承诺孩子期末考试进步就奖励出游一次,而事后孩子进步了,你却由于各种原因推脱掉了孩子出游的奖励。
这就是对孩子的不重视,这样孩子会感受到自己不被重视,一定会伤害孩子的心,只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
尊重孩子
不要拿命令的语气跟孩子进行沟通,应该是一种平等地进行交流;
学会征求孩子的个人意见,而不是自己的独断专行;
收拾孩子的东西时要取得孩子的同意,孩子也是有隐私的,属于他的东西,还是要让他自己来;
更不要去偷听孩子的隐私;
孩子兴趣爱好应该做到引导而不是强制……
别逼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烟火、各有所长,有的孩子安静内敛。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善解人意……这都是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家长们不能忽视这些,如果你非让一个安静内敛的孩子去舞刀弄枪,那他会快乐吗?
别私自处理孩子的物品
可能在你眼中需要丢掉的东西,在孩子眼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东西,如果孩子大一点,他的书桌不要去擅自的去整理。
尊重孩子的秘密和隐私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孩子们也是如此,这也恰恰是许多父母容易忽略的点,觉得这是自己生的孩子,怎么就不能知道了呢?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孩子不愿意公开的东西,那就让他当作秘密吧,不要去深究,绝对不能通过非常的手段去获知,如果给予了孩子很大的尊重,它们是愿意分享自己的秘密的。
自己做错了要自己跟孩子道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的一生都会犯错,犯错不可怕,作为家长,自己犯错后主动向孩子道歉,不仅能体现出父母的教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培养孩子知错就改的品质,还能即使化解误会,增进彼此的关系。
要信任孩子
孩子告诉你他要学习几个小时,中途你会不会偷偷监督,每隔几分钟就想进去看看……
逛商场时,对孩子说挑自己喜欢的衣服吧。等孩子挑选之后,你会不会再次指手画脚。多种方式进行阻挠……
信任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孩子在不断地被信任的过程中会有较高的自我价值
03
结语
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有些时候,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值得你的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