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岳麓区招协警,说是来了一位“清华博士”,引来网络围观,清华大学招生办随即公告本校博士名册查无此人。最后爆料,原来是报名者在“特长”一栏备注了“清华大学博士”,其人只是二本院校毕业,梦想着考清华大学博士。于是围观人嬉笑着散去。
透过此事,我们应该是清晰地看到当今社会的名校崇拜所带来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了。
儿子昨天说,就是因为高中进了XX,才有了名校情结,觉得大学非名校不读。我追问儿子,“考入了名校,接下做什么呢?”儿子说:“这是我以前的想法,现在我改变了,上名校并不是上学的意义。”
为了读名校而考名校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我们社会也就多了一种方式构筑“鄙视链”。大学哪儿毕业的?哇,清北,牛掰!985,厉害!而事实统计,我国每年本科毕业大学生有近800万,而其中985仅仅15万,211的40万,不足7%,那么93%的大学生是要被鄙视的。
2016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所著的《优秀的绵羊》一书,对顶着名校光环的青年人做过许多采访和跟踪,他对美国的精英教育进行了理性的剖析,他认为所谓的精英教育只是培养一批失去自我而追逐外在名利的空心人。而当前精英教育已经在我们周围四处弥散。我们常常以为名校才是孩子们的该去的地方,才是做父母的高光时刻。然而,对一个漫长的人生来说,作为社会发展来说,名校只是一个过去式而已。
我们的学习到底学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真想告诉那个二本毕业的报考协警的学生,去发现、去展示自己的真正特长,这比“清华博士”要荣光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