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罗尔夫•多贝里是来自德国的经济哲学博士,全球最大商业书摘网站getAbstract创办人之一,长期撰写各种有关认知偏误的文章,帮助人们在个人生活、经商、理财等方面清楚思考,做出正确的决策。
本书总共介绍了52种常见的思维错误,并提出了有效对抗的妙招。
第32个思维错误——归纳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民喂一只鹅。一开始鹅非常担心:这个人为什么要喂我?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可是数日过去了,农民天天都来喂它,慢慢的鹅的疑心减弱,几个月以后这只鹅认为这个农民喜欢它,对它没有任何的威胁,这个信念每天都得到证明。因此鹅越来越信任农民的善良,但是这只鹅没有想到农民在圣诞节会将它杀掉,这只鹅成了归纳法思考的牺牲品。
通常我们大家都有由观察个体得出普遍适用的结论的倾向,这就是归纳法,同时也是危险的,就像有些人的身体一直很好,所以他认为自己肯定不会生病一样。
作者有一个朋友是定点跳伞运动员,经常从岩石、电线杆和大楼上往下跳,而且往往是到最后关头才拉开降落伞的绳子。作者提醒他做这项体育运动的风险的时候,他说我已经跳过1000多次了,没有出过什么事情。然而不幸的是两个月以后,这个朋友跳伞时摔死了,一次例外就足以否定一条经过上千次证明的理论。
尽管我们生活当中需要归纳法,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所有的确信都只是暂时的,以我们存在的事实来说明将来我们也会存在,这是一个严重的思维错误,由此也能推测出,适用于过去的经验未必适用于未来,我们面对的始终都是未知。
第33个思维错误——规避损失
我们估计损失要比我们估计收益多得多,假设你损失了1000块钱,那么你消耗的快乐感要大于别人送你1000块钱让你获得的快乐感,损失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这个称之为规避损失。
就是说,人们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要比你获得同等价值的东西的想法更强烈,对不利东西的反应要比对有利东西的反应更敏感。
人有规避损失的倾向,如果你想说服某人,就不要用可能的收益来说服,而是说他们这样做可以规避一种可能的损失。例如你是为房屋提供隔热层的,如果你告诉顾客缺少隔热层,他们有可能损失多少钱,比告诉他们使用好的隔热层,他们能节约多少钱,更有说服力。
第34个思维错误——社会性懈怠
有一位法国工程师,他对马拉车的效率进行调查,发现两匹马一起拉一辆马车,效率并不是一匹马拉一辆车的双倍。后来他将调查延伸到人类身上,让许多人一起拉绳子,测量每人释放出的力量,发现两个人拉一根绳子,平均每人投入其力量的93%,而8个人一起拉的时候就只剩下49%了。
科学界将这一效应称为社会性懈怠,就是在一个团体中,如果个人的效率无法直接看到,而是和团体融合在一起的话,个人的效率会降低。
例如几个运动员一起划桨,就可能会存在社会性懈怠,而接力赛运动员身上则没有,因为接力赛的时候,每个人都拼尽全力跑,贡献都是显而易见的。
在一个团队里我们不仅会克制我们的效率,而且会克制我们的责任,因为谁也不想对成绩差负责,所以在团队里头往往很少有人会提出异议。
同样团队有冒比个人更大风险的倾向,团队讨论时往往会做出比人们独自做决定时更冒险的决定,因为大家都会想一旦出事,不是我一个人承担责任,这种风险分摊的想法其实是危险的。
所以,人们在团队里的行为不同于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在一个团队里要尽可能彰显个人的效率,从而能够缓解社会性懈怠的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