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BestVersionMe-BVM社群创作专栏
嗯与哇之间,对“损失厌恶”的小思考

嗯与哇之间,对“损失厌恶”的小思考

作者: 易来_Van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15:30 被阅读2次

    损失規避(英语:Loss 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收益正效用的2至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wiki

    wiki上的定义如上,我为什么会想写下自己的思考,是因为我虽然不止一次听过这样的名词,但是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的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对这个词的切身体会。很多时刻面对很多词汇或者场景我想我总是觉得,嗯,这个道理很对,可是跟我有什么关系,也许我就是那个例外呢?或者说这个理论就是个理论,不足以让我真的有那种笃定或者说信任的感觉。

    但是这次不一样,我知道大家作为人类都厌恶损失,我也可以理解我自己肯定也是人,也厌恶损失,愿意规避风险,但是这却是我第一次真的明白什么叫“损失规避”。

    故事是这样的:
    国庆的车票一直在抢,自己其实并不是非常在意一定是否要买到票回家,觉得抢到了就抢到了,开始一直在电脑上抢,但是电脑上的抢票软件总是因为网络等各种原因就断线。中午于是决定拿着手机的买票软件来抢。正好在输入之后,查询,发现有票!!哇,顿时那个激动,马上就点击买票,甚至拉着要睡觉的好朋友一起买,然后点击确认,点击了付款。

    过程中朋友问我,他的手机也一直挂着再抢,问我怎么做到的,可是我丝毫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想这么多,觉得有了就有了,催促他快些输入信息,然后成功买到,瞬间兴奋不已,出了门就觉得世界变得明亮了,然后换衣服准备收拾下出发,结果...

    事后二傻般谨慎得我还是看了下手机软件的起始站,买反了~

    始发站和终点站之间的名字对调了,瞬间懵逼了,然后脑子里一种声音强烈涌出来:怎么可能呢?我特么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我这么严谨仔细的人,我平常都是什么都是做的很稳妥的人?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然后各种自问....没有回答..

    马上觉得要退票,不然会扣费很多,结果发现要扣费90,系统问我要不要退,我果断没想就点击了“是”,然后第二张朋友的票也是如此,退完了之后瞬间感觉能量被抽离了一样,面对兴高采烈的朋友,说了句,我搞错了...尴尬到我都觉得无语...(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早就觉得这个傻逼行为真的搞笑...)

    躺下之后,我开始想,我为什么要马上退票,改签再退就好很多啊,而且说不定之后可以回来的时候用呢?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到一个词:就是损失厌恶。我想,我就是因为买错了站,这个就意味着亏损,然后我为了避免我亏得越多,然后立马就抛弃这个损失,结果损失的更多。这个200元不能说很心疼,但是多少让我觉得有些不爽,就是那种平白无故的丢了钱,还不如拿这个来吃一顿都好的感觉,其实这就陷入了损失厌恶之中。

    我就在想了,为什么?其实只是数字的变化,却让我会有不爽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居然做出了这么不理智的行为,明明可以止损,为什么却宁愿损失的更多来安慰自己当时那种损失的不爽感,而最后这种感觉还是会因为自己的回忆而涌上心头造成更大的不爽呢?

    1.如果我即使止损,当时也是很难受,但是事后回顾,可能觉得,真好,还没有失去理智,少损失了钱。

    2.宁愿多损失来抚慰当时的感受,之后的回顾反而让自己更加陷入其中,甚至会导致过度的不理智消费等情况来满足其心理的不满状态。
    (这么一想,理解了很多事情,为什么有些人那就是宁愿不止损去投入明显不理智的行为中,为什么有些人损失了反而花的更多了,看看我的例子和当时的心态。)
    哇,我觉得有这种感觉才是真的理解了某些事情,不再是因为他是这么说的所以是这么样的,当然,描述出来就是希望大家可以某种程度感受到,然后避免这样,同时,吐槽下美国得出这个结论的作者做出的实验,确实很棒,但是这实验的案例:电影票的案例,真的对我没那么简洁容易理解,拿我作为案例来理解这件事情,我觉得可以有另外一个案例让大家记住且真的当做一个反面例子来提醒某个时刻的自己。

    知道厌恶损失,那因为什么呢?

    萧愚在他的文章《人民的名义观后》中说了这么一段话:

    人啊,为什么极度厌恶损失?
    首先是思维方式。我们从小就被塑造的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是人生就要更高,更快,更强。所以你在股市上赚了一笔钱,你高兴了半小时,然后就会开始追悔,为什么我不投入更多?孩子刚刚考入重点中学,你高兴也就半个小时,又在为大学担心了。升了处长也是半小时的高兴劲,因为还想当厅长,厅长之后是省长。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其次是人类天然的心理缺陷。这个缺陷,是对于快乐特别吝啬,带来幸福的激素很难分泌。但是,对于痛苦则特别慷慨,会不断分泌让我们感到痛苦的激素。让我们难以化解。
    这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也很大。有些人的心理结构不错,他们对于痛苦有较强的化解能力。有些人则不行,痛苦造成的冲击会比较大。

    你觉得你的痛苦承受能力有多大呢?人人都以为追求快乐为目的,反过来想想,就是因为快乐不可得才去追求快乐,痛苦唾手可得,所以从没有人说,祝你痛苦哦,哈哈,有趣的文字,更有趣的是人。

    你是第几个石匠?

    有三个石匠在工地干活。有人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石匠回答:干活,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要过得比别人更好。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在造房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最后,你是哪一个石匠呢?或者说,你在哪个石匠之间?:

    大部分人的格局,停留在第一、第二个石匠的层次。第三个石匠的层次在中国是被嘲笑的。但是如果你去西方,你会发现谈论第三个层次的精英很多。他们觉得这是很自然的。
    我有时候会问自己:你现在在哪个层次?
    回答这个问题是特别痛苦的。因为你的教育经历,你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深深烙印了第一,第二个层次,你真的能够从内心认同第三个层次吗?
    王健林,刘强东这些人。你能感觉到他们的格局普遍不高。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我现在有一种感觉,我将来的幸福,不取决于第一、第二个层次,而是第三个层次。我虽然无法完全进入第三层次,但我现在加大了比例。
    第三个层次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没有失败,只有不断的成功。而第一、第二个层次,你会不断被挫败感所折磨。有了房子又怎样?你会为学区房而烦恼。有了学区房又怎样?又会为中考烦恼。这都是我身边发生的事情。———萧愚

    最后,《孟子》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而我回顾下,还在第二个石匠身边徘徊吧。

    虽心之所向是第三,仍需慢慢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嗯与哇之间,对“损失厌恶”的小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av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