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理的传承与变容
继承中国的三分损益生律法,将十二律音名国风化;继承燕乐七均四调二十八调系统;现代雅乐保留律吕旋法共六个调。
(一)十二律
中日十二律对应:
黄钟(宫)、大吕、太簇(商)、夹钟、姑洗(角)、仲吕、蕤宾(变徵)、林钟(徵)、夷则、南吕(羽)、无射、应钟(变宫)
一越(宫)、断金、平调(商)、胜绝、下无(角)、双调、凫钟(变徵)、黄钟(徵)、鸾镜、盘涉(羽)、神仙、上无(变宫)
注:“双调”“平调”等音名的取法源自燕乐体系二十八调的首调音名。
(二)二十八调(四调七均)
七均唐宋有别: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四调(宫商角羽)而未记七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林钟、南吕、应钟);宋代完善。
1.《词源》记黄钟均四调——黄钟宫(沙陀调/正黄钟宫)、黄钟商(大石调)、黄钟角(正黄钟宫角)、黄钟变(正黄钟宫转徵)、黄钟徵(正黄钟宫正徵)、黄钟羽(般bo涉调)、黄钟闰(俗称大石角,但实则为变宫,与角调无关系)
2.与西方系统之对比:调=scale均=key
见《瑟谱》分类。例如,以黄钟为宫俗称正宫调(黄钟宫),起调必取&主音为黄钟,对应西方音阶为C D E #F G A B(1 2 3 sharp4 5 6 7);以黄钟为商俗称大石调(黄钟商),起调必取&主音为太簇,对应西方音阶为D E #F G A B C(1 2 3 4 5 6 flat7);以黄钟为角称黄钟角,起调必取&主音为姑洗,对应西方音阶为E #F G A B C D(1 2 flat3 4 5 flat6 7);以黄钟为羽俗称般涉(黄钟羽),起调必取&主音为南吕,对应西方音阶为A B C D E #F G(1 2 flat3 4 5 6 flat7);以黄钟为闰俗称大石角(黄钟闰),起调必取&主音为应钟,对应西方音阶为B C D E #F G A(1 flat2 flat3 4 5 flat6 flat7).
3.日本雅乐音阶的应用(见附录一)
4.《瑟谱》关于正半变律的规定:半律是正律全部乘以1/2;变律是继续三分损益。
二、乐曲的内容与场合
中国雅乐多用于祭奠场合,多一字一声;
日本雅乐继承唐宋燕乐(区别于中国雅乐)及三韩(高丽乐)天竺林邑八乐(越南;《兰陵王》??),本土创作音乐也并入雅乐。
三、乐器的发展与扬弃
中国唐代燕乐你如西域乐器如横抱四弦琵琶、五弦琵琶、箜篌、方响、筚篥、羯鼓;日本因继承的是“燕乐”,而不使用中国雅乐的编钟编磬,所以五弦琵琶、箜篌、方响失传;正在使用的乐器:三管(龙笛、筚篥、笙)、三鼓(羯鼓、太鼓、钲鼓)、横抱四弦琵琶、筝(平安时代定弦法失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