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调名称的意义
一个曲子在流传的时候,不只旋律会改变、演化,连歌词都有可能被变更,因而改变曲名,比如说之前提过的《鲜花调》变成了《茉莉花》就是一个例子。所以这一集,我们重点聊聊曲调名称的意义。
很多旋律在流传的时候,每一个传唱人加上他的想法,于是一首歌可能像细胞分裂一样,变成上百上千首不同的版本。
不过还好,我们还可以从旋律的轮廓,来判定这些不同的版本是不是源自于同一首曲子,就跟人类一样,同一个家族的人轮廓跟长相都还蛮相似的,旋律也是。
歌词除了《鲜花调》变成了《茉莉花》,还有西方的《新不列颠调》被套入了《奇异恩典》的歌词,它就变成另一首歌了。
那如果后人一直改变前人的歌词或歌名,你觉得会不会搞到后来很多首曲子根本就是同一首旋律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为什么说曲调名称是个重要的线索。
例如,台湾民谣《台东调》。这歌词大致上是描述一个台湾的汉人,他从台湾的南部。移居到台东,作为一个异乡人路途生疏,谁也不认识。歌词也很简单:“姑娘啊,请疼惜我是个离乡背井的异乡人。”
另外一首歌,这首叫做《采蕨猫歌》,蕨猫是一种野菜。这首是台湾原住民族当中平埔族的传统民谣。
你听了之后就会觉得,这两首曲子就是同一首歌。
这两个曲子,其实都是源自于同一个传统曲调,叫做《平埔调》。只是在流通的过程,被不同的人填了不同的歌词,曲名就变了。
其实这三个曲子,就是从同一个旋律轮廓衍生出来的。同一个曲调发展出这么多的曲子,怎么回事呢?因为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以前是一个族群混居的地方,但是又以原住民跟平埔族人居多,而这个曲子就是汉人从平埔族人身上学来的,所以叫做《平埔调》。
几百年前在恒春地方讨生活是很不容易,所以有一些汉人移居到台东,顺便把这个歌带走了,又填了新词,就变成了《台东调》。
由《平埔调》这个旋律曲调衍生出来的不同歌词版本的歌曲,就有将近十首之多。
还有一个国外的例子。爱尔兰民谣《夏日最后的玫瑰》。是由爱尔兰诗人托马斯·摩尔在1805年写的诗,原本是没有旋律的,但他后来把他的诗句,套入一首爱尔兰传统竖琴演奏曲,中文曲调叫做《年轻人的梦》。
这首传统爱尔兰竖琴曲调被发掘,是在18世纪末,一群爱尔兰传统竖琴家,发现爱尔兰竖琴音乐正在凋零,所以在1972年所有的竖琴家聚集在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开会,那是一个定期的竖琴聚会。
说是所有的竖琴家聚在一起开会,其实也不过就十个,一个14岁,一个50岁,剩下的就是60到80岁的老竖琴家,中间有很大的断层。
这里面年纪最大的传统老调的竖琴家,拿着他的老竖琴演奏了这首《年轻人的梦》。在场刚好有一位19岁的古典学院派音乐家邦廷,当场就把这首曲子用谱子记录下来。这种传统曲调在当时都是透过口传心授来传承的,不是看谱学的。
而邦廷根本就不懂得爱尔兰曲子的调式,所以他用他自己的理解改写了这个调子,以至于他采谱之后所发行的谱子,有些曲子根本就没办法用传统的爱尔兰竖琴来演奏,但即便是如此,记下来还是比失传的好。
谱子在13年之后,就被爱尔兰诗人托马斯·摩尔,用来配合他的诗句传唱,据说为了配合他的诗句还改动了一些音符。
总结一下:
第一,民间的乐手或歌手,因为不像学院派的音乐家有完整的音乐训练,可以自行创作并且记谱,有些很有才华的民间音乐人不一定念过书,有些很有文采的又不一定会音乐,所以他们会拿现有的曲调作为基础,来改编词或者重新填词、或者在旋律上做变化。所以,传统乐曲在时空中不断地传递与旅行,演化出活生生而且多元的版本与样貌,有了曲调名就可以让我们找到它的源头。
第二,民间音乐通过西方的采谱方式来记谱,虽然可以透过大量复制与发行来保存,如果采谱的对象不够多元,也可能限制了民间音乐的活性。
推荐聆听
《平埔调》台湾民谣 制作人:吴荣顺 收录于专辑《山城走唱》
《夏日最后的玫瑰》词Thomas Moore 曲:Edward Bunting记谱
《台东调》台湾民谣 演唱者:陈秋山
《采蕨猫》台湾民谣 曲:马修连恩
收录于专辑《海角一乐园》
《The Young Man’s Dream》爱尔兰民谣
2018.11.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