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词曲赋赏析系列每日一记每天五百字
蒋勋系列张若虚(上1)—诗词中的真诚与感动

蒋勋系列张若虚(上1)—诗词中的真诚与感动

作者: 子玉央 | 来源:发表于2018-05-23 19:28 被阅读94次

    今天我带了一张镭射的唱片,是日本的雅乐,我在很多年以前,大概有十年了吧,偶然的听到保留在日本古典的雅乐当中的一首唐朝的曲子,叫做《春莺啭》,这首曲子刚听的时候有一点不习惯,因为它整个的音调非常的简单,大概是羯鼓、龙笛、琵琶几个很简单的乐器,在一个很固定的音乐的程式上一直反复,可是这个曲子听惯了变成我在好几年当中最喜欢的一种音乐形式,经常在特别到春天的季节的时候就喜欢听这个曲子,这个曲子传说是唐朝一个音乐家叫白明达所写,他写这个曲子的原因是因为唐朝的唐玄宗,也就是唐明皇,公元八世纪前后的唐代盛世的一个君王,在春天的时候他在睡觉,可是被早上的阳光和一片黄莺的叫声吵醒,他一边发呆一边听鸟的叫声,就把宫廷的乐师白明达找来,让他跟他一起听,然后写成我们现在听到的《春莺啭》这首曲子。

    唐代的音乐保留在日本,不能说它没有受到日本的影响,在一千年当中,也许受到了一点日本的美学的影响,所以刚开始听的时候,会觉得有一点像日本的音乐,一种很庄严很肃穆的感觉。

    在我自己所从事的中国美术史的范围当中,我一直对唐代作品有一种很强烈的一种感动,唐代的作品给我的感动是一种类似于金银珠宝或者丝绸的一种华丽,在几千年的美术史当中看下来,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以和唐朝相比,在绘画在雕塑上都展现出了一种非常雄强的一种气势出来。我在听《春莺啭》的时候也仿佛听到一种大唐的盛世,在第七世纪、第八世纪成为地球表面最为繁华的都市,许多的阿拉伯人,许多外族,一队一队的骆驼的车马队来到了大唐的长安,当时的长安有点像今天的纽约一样,聚集了各国来的人种,有各种语言在这里交换着,街头上有各种玩杂耍的人,贩卖地毯之类的这些东西,所以构成了大唐盛世的状况,也许不是我们今天单一的从汉族的这个血缘上所能够了解的。

    这一次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最喜欢的六位诗人他们的作品,这六位诗人,几乎都是围绕着盛唐的前后发展的。诗,这样一种文学的形式,或者不把它当成一种文学形式,我只把它当成人在生命当中最美好的心情的向往,我这样讲的原因是,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过写诗的经验,诗的年龄在什么时候停止变成了我们长时期很好奇的一件事,可是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诗的心情的停止当然是很隐私的事,所以我最后也放弃了我的统计学,不好意思去问别人说,你什么时候停止了写诗,可是每个人在谈到他年少时候曾经有过写诗的经验的时候,他的脸上所焕放出来的某一种光彩,可能是我选择这六场来讲诗的最主要的原因。诗,也许是一个人生命当中最美的一个向往的部分,它其实不一定是用诗的形式出来,它也许是一封信,它也许是一段日记,也许是生命当中曾经动情过的那个霎那所留下来的几个句子,我称它为诗。

    我只想讲一点,这些句子,是一个活过的生命,留在天地之间最动人的一些句子,他用了那么简单的几个字,把人生活过来的几个心情讲出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谈,我想诗离各位不会太遥远。我也希望我们把自己曾经有过的诗的心情再找回来。

    我现在非常怕别人说你是诗人,因为我马上可以感觉到他有点在嘲讽,那么诗人变成了什么,大概变成了在现实当中人们无法理解的一个人,或者说,所有人都在担负生活的一些苦难,或者为自己的妻子房子父母去奉养他们的时候,诗人好像变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我也觉得诗的浪漫也不是一生一直都要坚持的,我只是讲,那个心境,保有在那个地方,好像最干净的一片净土,偶然我会在心情烦乱的时候,或者是自己在特别焦虑的时候,重新打开自己曾经写过的一些句子,不过是让自己认识生命里还有这部分的可能,这部分一直是我非常珍惜也觉得珍贵的东西。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民族,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个语言,曾经被全世界公认是最适合写诗的语言,中国的语言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语言,仿佛蚌壳中的那一粒珍珠一样,不断被人的口腔、牙齿、舌头,琢磨出一颗发亮的珍珠出来,成为世界上最贵重的一种文明的产物,李白的诗《月下独酌》曾经被翻译成几十种不同的世界的语言,感动了许多的人。这些诗句已经从华夏民族扩大成世界的精神的遗产。

    另外,我们会发现中国的戏剧整个是从诗词演化过来的,杜甫曾经写过《丽人行》,中国的很多画家画过杜甫的同一个题材《丽人行》,绘画的题材也是文学的题材,白居易的《长恨歌》是戏曲《长生殿》、《梧桐雨》的来源,中国的这些美学形式,在戏剧当中,在绘画当中,在文学当中,它其实是互动的。

    大概在唐代,诗都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生活中必然的一部分,我们今天说诗人是一个特别的人,可是在唐朝绝不是,每一个知识分子,诗都是他生命里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国家的考试制度当中,是以诗赋来取士的,从帝王到一般的读书人,全部都是用诗来做表现。我们读到《阳关三叠》,“客舍青青柳色新”,是在送别的时候在灞桥旁边折下柳条送给朋友而马上唱出来的,这首歌和我们的生日快乐歌一样,普遍的在整个大唐国度的送别当中流传,是类似于今天我们飞机场火车站都播送的歌曲,《阳关三叠》是一个歌曲的形式,后面有三叠的重唱的方式构成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希望诗第一个不是古典,第二个不是文学。不是古典的原因是它非常现代,李白的很多句子让我感觉到今天在生命当中,在我自己某一种情感的一种快乐,或者是在我走到大自然当中,看到大山大河的辽阔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那样的句子,没有一个现代人的句子比李白的句子更给我感觉到视觉上的辽阔和心境上的豪迈,或者跟朋友喝酒喝到快乐的时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还是最动人的句子,所以我说它不是古典,因为我觉得到现在每一个字句还是掷地有声的,还是我们生命当中最动人的一些句子。

    第二个我说它不是文学,因为它是在生活当中出来的东西,它非常直接的在生活当中表达它的爱和愤怒,我们看到在杜甫的《兵车行》里面,是在安史之乱的天宝十四年前后,看到了街头上的抓兵,看到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离别的这种痛苦,“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路过的杜甫看到一个孩子跟父母分离,送到战场上去的时候,它不只是文学,而是生活里动人的现实的东西。

    今天所谈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方面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另一方面我觉得像大唐世界的序幕,好像一个精彩的华丽的戏剧要开始的时候,拉开的那一张幕。这个人很有趣,一生也没写过几首诗,现在保留在全唐诗中也只有两首诗,另外一首大家普遍都不记得,只记得他的《春江花月夜》,可是《四库全书》的编辑者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之作”,我每次看到这个句子觉得非常过瘾,觉得张若虚听到一定开心的不得了,全唐诗有上万首,他以一篇压倒全唐之作,这么完整,这么纯粹,在初唐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分离成后来的浪漫主义或者是古典主义或者是现实主义,都还没有分离,是一个最纯粹的一个混沌初开的状况,所以我选择张若虚几乎是毫不犹豫的。

    他的时间跟陈子昂的时间相同,跟王勃的时间相同,是初唐的时候,李白的时代还没有来临,杜甫的时代也没有来临,是大唐刚刚开国的时候,被早上黎明的光所吵醒的、被春天的鸟叫的声音吵醒的唐玄宗睁开眼睛感到的第一片的大唐的辉煌,那样的光的一种辉煌的感动。

    今天开始整理蒋勋系列,蜻蜓fm收听,免费音频。

    蒋勋的讲座是细碎的,台湾腔娓娓道来,掰开了揉碎了讲的缓慢,属于更适合去听的。

    因为总要写点什么,随手就找了这个系列,每天更新一点点,不低于五百字,哼嗯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勋系列张若虚(上1)—诗词中的真诚与感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pr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