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妈妈,奶奶今天骂我了。” 我回来刚坐到沙发上,女儿就走过来,嘟着嘴一脸委屈的对我说。
“哦,奶奶为什么骂你呢?”我看着女儿问到。
“我也不知道,奶奶就是骂我,一直骂我。”女儿还不能直接表达出来,暂时还停留在委屈的情绪里。
我继续引导女儿,“嗯,那奶奶骂你的时候,你做了什么事情呀。”
女儿抬起头看着我说,“我把沙发弄乱了,奶奶骂我。我看很久电视,奶奶也骂我。我的饭没有吃完,奶奶也骂我。奶奶就是骂我。”说完这些,声音中还带着一些哭腔。
听到这里我大概理解了女儿说的是怎么回事。
“那把沙发弄乱对吗?”
“不对。”
“一直看电视,可能会把眼睛看坏,这样可以吗?”
“不可以。”
“不好好吃饭是对的吗?”
“不对。”
“既然不对,那你要怎么做奶奶才不会骂你呢?”
女儿一时不知道要怎么回复,但是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了变化。刚刚还特别生气,现在也慢慢放松下来,好像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一样。不再执着于奶奶骂她的那个事情了。
其实,我知道,她说的奶奶骂她就是奶奶在提醒她这样的事情做的不对,当时说话音量提高,同时语气也不会像平时那么温柔。
想到这里,我不仅想起来,平时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不也是这样处理的吗?那在女儿的心里,我是不是也是在骂她呢?
但是面对我这样的责骂,女儿可能也会不开心,不高兴,甚至有时候也会生气,那她又可以向谁去告状呢?
作为父母,在面对诸如此类事情的时候,在说了几次不改后,有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提高说话音量,希望以此来让孩子知道我们生气不高兴了,她必须要按照我说的去做。
可是当我们大喊大叫的时候,孩子要么同样大喊大叫的回应我们并不听任何的话,要么直接走开躲到房间生气哭泣。
想起之前,每次看电视之前跟女儿协商好电视的集数后,女儿大部分时间都能够自觉遵守。偶尔忘记或者要多看一二集的时候,再次协商后也能够接受。
当我好好跟女儿说的时候,她也会好好跟我沟通。这给了我启发。
在今后遇到其他的事情的时候,首先我自己先平静下来,然后争取能够跟平时一样好好说话。
我也在聊天的时候把我的想法跟孩子奶奶沟通了一下。
很多事情需要多次的引导才能养成习惯,就像我们学习知识一样,需要多次温习才能够掌握。
希望我在作为妈妈的道路上,不懈怠,继续努力学习,时刻反省,成为更好的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