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娘家回来,七岁的小侄要跟我回家。来到家里他和姐姐在客厅玩,我去睡觉,期间侄子来找我几次。第一次,侄子一本正经的跟我说:姑姑,我给你说个事,我发现俺姐姐有个毛病,就是老是看手机。我一边笑侄子说话好玩,一边答应着:哦,我知道了。第二次过来他问我:姑姑,谁给姐姐买的手机?我回答是我。“哦,你要是不给姐姐买手机,她就不会这样看手机了。”第三次再过来:姑姑,我觉得俺姐姐都变态了,光看火山小视频,还赚钱。我也感觉宇航看手机手机太长,决定带孩子出去玩。下楼时宇航最前面,侄子中间,我在最后,宇航一边下楼一边看手机,小侄停下来告诉我:姑姑,你看看,姐姐光看手机。这时宇航开始抗议了,回过头给我挤眉弄眼表示抗议。我问他:你是不是觉得看手机时间太长不好?他点头。“那你可以直接告诉姐姐吗?姑姑教你一句话,你给姐姐说:姐姐,看手机时间太长不好,你要注意保护眼睛。”小侄把这句话表达给宇航,我问宇航的感受,宇航说这样表达挺好的,容易接受,刚才比较反感。路上,我告诉小侄:以后,你看到小朋友有的做的不好的,可以直接告诉小朋友,而不是告诉老师或者他的爸爸妈妈。侄子点点头。
刚才,给嫂子聊天昨天的这件事情,我问小侄在家有没有这样的表现。嫂子说在家没有注意过,因为大侄已经上大学,经常不在家,平时冲突很少。突然她想起儿子学习轮滑时会经常去到老师跟前说一些事情,老师无暇顾及,嫂子会告诉儿子,老师忙不过来,你不要去找老师。
我:孩子这种行为无所谓对错,这是他的一种行为模式,只是别的小朋友不会喜欢这样的朋友,所以会影响他的社交,现在还小可以很容易改变,如果不去管,可能会成为孩子的一种模式,大了觉察到不容易改变了。
嫂子:我也不喜欢这样的人。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侄子在轮滑课上,他去和老师说一个小朋友经常故意捣乱。你知道了如果去引导孩子,因为家长的引导对孩子非常重要。
嫂子:我会让儿子直接告诉那个小朋友。
我:这样孩子不容易接受,因为你告诉他怎么做时,无形是在否定孩子,孩子对你会有戒备,不会告诉你发生的事情,孩子的行为更不容易修正或者发现了。
嫂子:那怎么和他说?
我:你先肯定孩子,告诉他你是一个守规则的孩子,所以你会觉得他那样做不好,想让他做的更好而告诉老师,如果老师去批评他,他会改正吗?你如果被老师批评会怎么样?以后他如果知道了是你告诉老师的,会记恨你的。所以不如你去告诉小朋友该如何去做。
嫂子:嗯,这样说挺好的。
我:还有一点是界限的问题,二(小侄)有点太关注别人了,其实是严重的越界,同时对自己的关注会受影响。这一点你先不去告诉他,先让他从开始纠正别人受挫,因为小朋友不会完全听取他的建议,时间长了他会受挫,然后再告诉他如何守好界限,不去干涉太多。
嫂子:这样一说我突然想起两个事情,一个是在厂里装货,他对着一个四十多岁的装货的人大叫“你不会往上装吗”还有一次是他看小通(我儿子)给压岁钱时不给爷爷磕头,问我为什么。我说你是给爷爷磕头,通是客人可以不给姥爷磕头。今天回娘家,他就不给他姥爷磕头了,我说这样不对。
我:是啊,可能是生活中你和哥哥给儿子的对错观念很重,什么事情都分对错,所以他会去衡量身边人的对错,当不符合他的标准时孩子回去核对。
嫂子感觉明白了很多,孩子一个小的行为,可以窥探父母给孩子的模式所带来的影响,孩子的行为照见的是家长的观念和教育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