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4分
推荐指数:4分
《思考的技术》读书心得作者简介:
《思考的技术》读书心得本书摘要:
作者结合亲身经历和所带项目做的总结分享。例如: 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思考力获得麦肯锡的offer; 比如,他为企业的业绩瓶颈找到突破口,可能不是产品问题,也可能不是业务员问题。从中也贯穿他思维养成的成长背景,他的思考技术,他如何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并且有理有据。
事实上,通过他的书籍我了解到一个具备独立思考力的人确实更能在职场中获得领导的青睐,在自己的创业中也更可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困境中也可能想出更高效的解决思路,生活中可能不会过于感性的烦恼,而是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更需要思考的事情上。书中有具体的工具方法,也有实操案例,每个章节的结束部分,作者匹配了练习题,很具有实操性。但是如果有点评反馈的设置会更棒。(有时候从点评反馈中学习到的内容更多噢 )毕竟最难的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大概在生活中会常常听到别人这么说,"哇,他好有逻辑性,说话很在理。" "哇 他说服我了。" "天呐 他在说什么 ,完全没听懂。"关于每个人的表达呈现和效果大概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经过思考后形成系统有逻辑的表达的人说出的话是更受欢迎的。可喜的是,逻辑思维是可以通过可以训练来强化和提升的。我来分享看完本书给我最大的三个启发。
启发一: 勿拿现象当原因。
作为零售服务业的从业者,从毕业以来我一直和服装市场的零售打交道。每个销售团队发现问题的思路还真不一样。但大部分离不开这样的思维习惯,
"我们区域新员工太多了,所以业绩跟不上。"
"我们留不住新人啊,没人做业绩啊!"
"这个季度的货品太差了!根本没法卖!"
"天太热了,顾客根本不会为厚外套买单!"
诸如此类,就是作为零售一线人员的问题分析能力的体现,以上所说的皆是现象而非原因啊对吗?
新员工多是不适应团队还是不了解客群呢?是不熟悉产品还是完全不知道销售技能呢?
留不住员工是店长带教不及时还是团队给不到员工想要的?
商品太差为什么其他店铺照样能卖呢?
天太热是需要做陈列指引引导顾客购买?还是满足顾客现在的需求呢?或是可以通过营销活动策略推动新品销售呢?
没有挖掘到现象背后的原因根本无法解决本质问题。所有的假设都需要到现场去做反复验证和测试。不能用屁股决定决策。这也是作者反复在文中强调的,找准现象背后的原因再启动下一步。也就是假设。假设问题来了,仍然会有一部分人把假设当做结论来汇报,这样的结果就是一击就垮。
启发二: 勿拿假设当结论。
这个尤其是在做汇报或和别人做论点阐述的时候,尤其要确认清晰自己结论的所有论点。作者提供的是金字塔原理。结论先行,论点依据做补充说明。
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如果将假设直接作为解决的方案就很危险。不要想当然,或基于经验的基础做假设,这是最可怕的假设。假如经验本身就是错的呢。那就是越做越错。
启发三: 把精力放在需要思考的事情上做练习。
这是整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部分。作者说"生活简单,才能思考。"他可以同款鞋买四双,可以预约一年同一时段的脚趾甲美容,他有六十三件款式相同、颜色不同的衬衫,每件衬衫固定配一条领带,所以他也不需要去思考今天的衬衫要搭配哪条领带。
我想到乔布斯每次演讲时也总是穿着简约的衬衣,类似的款式反复穿,不用思考需要怎么搭配。我身边也有一位有着数十件白色Tshirt的艺术从业者,我相信不用愁穿什么能用他节约出很多创作歌曲的时间。
是这样,若能把节省出不必要花的大量时间用在刻意练习思维提升上。或是自己真正想做出成就的事情上,不说绝对能获胜,但至少会小有成就,因为在这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体验和收获。
比如,作者说的,不会因为看三十场棒球赛而变成一名职业棒球选手。我们要做的是直接去训练场上练习自己的棒球水平。在一次次击败中技能升级,而非崇拜羡慕或自叹不如。
所以,思考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想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升思考技术,一定要学会发现问题,勿拿现象当原因,要定出真正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勿拿假设当结论,而是充分论证,有理有据。最好可以到现场去。一次次的正确经验积累,久而久之能慢慢培养出更为正确的判断力甚至形成预测力。而这些需要在有效时间里用更多时间来反复练习,停止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以上。
愿读此篇的你有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