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七、竹叶石膏汤

十七、竹叶石膏汤

作者: 无聊小人物 | 来源:发表于2020-06-22 16:02 被阅读0次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组成】竹叶6g 石膏50g 半夏9g 麦门冬20g 人参6g 甘草6g 粳米10g

【功效主治】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症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组方分析】本方证治为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热病后期,余热留恋气分,故仍见身热有汗不解,余热内扰,故心胸烦闷,口干,舌红少苔是阴伤之象;气短神疲,脉虚是气虚之征;胃失和降,而致气逆欲呕。方中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逆为佐。甘草、粳米和脾养胃以为使。纵观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耗伤的常用方。以身热多汗、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常用治中暑、夏季热、流脑后期或高热病后余热未退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亦可应用。

【用法】水煎温服

【使用注意】本方清凉质润,如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忌用。

相关文章

  • 十七、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组成】竹叶6g 石膏50g 半夏9g 麦门冬20g 人参6g 甘草6g 粳米10g 【功效...

  • 390、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

    390、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辛平)石膏一斤(甘寒)半夏半升(...

  • 石膏+甘草

    (石膏, 甘草) 共13个方剂使用: 白虎汤,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升麻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竹叶石膏汤...

  • 辨暑病脉症并治

    一、暑伤气府 伤暑,肺先受之。 肺为气府,暑伤元气, 寸口脉弱, 口渴,汗出,神昏,气短, 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

  • 方剂汤头歌诀(第四章)

    清热剂 白虎汤 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 气分热甚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生麦冬,半...

  • 方剂中药物用量比

    麻黄汤 麻黄:桂枝:炙甘草=3:2:1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石膏:麻黄=2:1 竹叶石膏汤 半夏:麦冬...

  • 竹叶石膏汤(含有石膏方剂3)

    组成: 竹叶,石膏,人参,半夏,麦冬,甘草,粳米 主要用于外感病后期收尾的,所有的发热都要消耗人体的气血津液,在大...

  • 清气分热剂: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白虎汤 《伤寒论》 白虎汤用石膏偎,知母甘草粳米陪, 亦有加入人参者,躁烦热渴舌生苔。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竹...

  • 2020-07-29

    一、预防中暑 1、生脉散、六一散、竹叶石膏汤、白虎汤 2、治中暑要加一点补气的药,人参黄芪可以 3、黄芪五物汤,治...

  • 阳明火盛之浅见

    人病火盛之症,大渴引饮,呼水自救,朝食即饥,或夜食不止。乃阳明之火盛,故能食善消,自宜竹叶石膏汤,然不可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七、竹叶石膏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en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