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世事如何变化,只要活着就好;幸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与他人无关。这是读完作家余华的《活着》我最大的感受。
《活着》读后感作者在自序中提到:本书是缘于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改编而来的。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打动了作者,于是也就有了《活着》这本书。作者采用第一称的写法,开篇写到自己在闲逛中遇到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牵着一头同他名字一样的老牛在田间。在与老人聊天的过程中,也便开启了这个名叫福贵老人一生的故事。
福贵,正如他名字一样,曾是一位家境富裕的少爷。因因年轻好赌,输掉了家里的100亩地和房子。一夜之间父亲被气死,家庭也从富裕走向了贫困潦倒,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福贵去城里给母亲买药的路上被抓去当兵,从死亡战线回到家,想着这次好好过日子了,然而,老母亲因病去世,聪明伶俐的女儿凤霞因高烧没及时看变成了哑巴,这对于他又是一次打击。在动荡的年代里,福贵的儿子在给校长夫人输血的过程被抽死,媳妇家珍常年久病,受道了儿子死去的消息病情加重也相继离世;女儿在难产中死了,女婿在一次搬运中出现事故也死了,留下的孙子苦根被豆子撑死了,最后也就剩下了福贵,他买了牛替他干活,于是就这样剩下了一头老黄牛陪着他度余生......
读完此书,不禁感叹富贵的命运起起落落“一首好牌硬是被他打坏了”。年轻的福贵是令人可气的,年老的福贵又是让人怜悯的,从无忧无虑到颠沛流离。风云变化,我们是在看福贵的一生,也是在看一个时代的变化。在书中,作者描述了旧时代的农民生活,集体制到承包责任制等等变革。这种变化会对一个大环境产生影响,也会对一个小人物的家庭产生影响。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从旁人看来,福贵在经历了各种苦难,亲人一个个离世,他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什么也没有;但是在福贵的讲述中有幸福也有欢乐。
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得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福贵的妻子家珍,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嫁给福贵应属于门当户对。家珍对福贵特别好,即使福贵对她各种欺负她也依然“爱”福贵(暂且是“爱”),在福贵家贫困潦倒之时被父亲带回自己家,还是偷偷跑回来,并从娘家带来救济粮食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家珍的善良最终也是唤回了福贵的悔恨,也报以对家珍更多的关爱。书中描写家珍病重时,福贵会背着家珍从村头走到田间,并百般照顾。家珍对于福贵也是不离不弃,反映了中国女性的善良,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在那个社会中女性嫁人后必须“顺从”。
《活着》读完,让我很佩服作者的写作技巧,他能够把自我放到现实的历史和人文精神中,连接过去和将来。正如他自己所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正如本书,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很喜欢作者的这句话,这也是本书通过福贵的故事向我们所揭示的“人为何而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