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妈
来源:哈啦哈啦村(公众号:hlhlcun )
我是一个很少发脾气的人,也不太会吵架。身边的朋友都觉得奇怪,你是主持人出身啊,伶牙俐齿能说会道,竟然不会吵架?
是的,我真不会!与他人发生分歧或纠纷,我只会说理,而且必须把语言频道换成普通话,如果用上海话我会结巴。
奇葩吧!
而且,作为典型的大金牛,我特别能忍。一般情况下,即便对方的观点或话语让人不舒服,我也不会当面反驳或斥责,给人留面子,是我从小的家教。就算是最最要好的闺蜜和朋友,我也是看人说话的(这里的看人说话,可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那种),我得根据对象的性格来说话的,因为不是每个人都爱真话的。
这对我这种直男性格的女人来说,也是种折磨。所以很多时候欲言又止...
今天,我破天荒的很生气,而且是对着一个不太熟悉的人。起因是一篇公号文章,与一段感悟。
文章的标题是——
华人导演张丽玲用10年时间,记录了一个家庭一家三口的聚散离合。这部名为《含泪活着》的纪录片在日本富士电视台创下了收视率记录。并荣获了“日本放送文化基金奖”。
纪录片的大致内容:出生在1954年的男主人丁尚彪,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让家人和孩子生活的更幸福,辗转去日本求学打工,却阴差阳错打黑工15年,靠着顽强的毅力,用自己打工赚的钱把女儿送去美国留学,最后与家人团聚的故事。
大概07,08年的时候,我就看过这个故事。的确很感人!特别是丁尚彪与女儿和妻子短暂相聚的时候。
![](https://img.haomeiwen.com/i9291944/7c3ad969acb873a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91944/836629fe601353b1.jpg)
纪录片记录的是真实,当然它更具时代性。
在我成长的80年代,身边就经历过这样的家庭。他们为了改变命运,更多的是为了改变家庭的命运(按今天的时髦话来说,为了改变家庭的阶层),而努力着坚持着拼搏着,代价是远离妻子儿女,在异国他乡承受孤独和寂寞。
在那个时代,我是能接受的。
但现在已经是2019年了,在这部纪录片播出整整13年后,某些亲子平台再来发表感悟,我就很生气了。
说实话,今天的我非常讨厌这样的价值观,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时代。
无论是为了自我发展,还是改变家庭命运,办法多了去了。难道一定要与最爱的家人分离才能换得?
更令我气愤的是,发表感悟的人还是一个面向众多家长的教育分享平台的组织者。所以我就不高兴直接怼了!
今天多如牛毛的教育公号,每天发表着各种鸡汤。作为传播者,如果不能提供有营养的鸡汤,至少也不能让家长们喝有毒鸡汤啊!
一家人最后拿到绿卡美国团聚,就是幸福的人生,就是Happy ending?
我又要——呵呵了!
每一部电影都会有 THE END! 而其中的90%都会以Happy ending结尾。为什么?因为人生已经够苦了呀,难道还不能让大家在电影院里做会儿高兴的梦吗?
成年人的生活里,从来都没规定一定要有Happy ending!
我会老老实实告诉自己和孩子,没有Happy ending是人生常态,笑着接受,笑着认怂,而后高高兴兴地离开!
豆妈:曾经是救死扶伤的医者,后成为主持人,编剧,传媒公司合伙人,把兴趣变成工作很难,但也不是没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