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店,很有眼缘地喜欢上了这本书,“仪式感”确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是人人都觉得有必要存在的一种有形而又无形的感觉。
上课铃声响后走进教室,如果教师不发出任何的声音,低年级的孩子是不会终止他们自己的声音。只有在教师发出“上课”,孩子们才会在班长的“起立”声中停止发声,这,就是上课的仪式感。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仪式,在他们的意识里,只有“上课”才表明课已经开始啦!
刚刚过去的“520”,许多人都在收到礼物的第一时间晒出幸福。这样的分享就是生活的有形仪式感,之所以晒出幸福,是想让别人知道对方很在乎她(他),同样她(他)也期待得到别人的在乎。
父母辈的父母辈不在乎一纸婚约,只在乎是否举行过让所有亲朋好友参与的婚礼。他们认为:只有在双方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她(他)才真正属于~他(她)。
“24时计时法”是三年级下册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换”成人可以无师自通,但三年级的孩子理解起来就稍有难度。最让孩子迷糊的“什么时候加上12”、“什么时候减去12”;普通计时法中的时间词“凌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夜里”该怎么用?什么时候用?恐怕就连成年人使用时也还得斟酌斟酌。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和孩子们来了个“时刻直条图”,每次两种不同记时方法互换时,对照这个直条图就一目了然。这个直条图就是孩子们学习这个知识点的仪式感吧。
记得交流到春华小学的第一次周前会上,校长的发言让我陡然增加了春华特有的仪式感:如果有意见分歧的家长以咨询孩子情况找到你,请一定将家长带到办公室或有男教师的区域,万一有意外事件发生,请记住:你的背后一直站着我们!
加西里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讲述了一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女主角结了婚并过着安稳的生活,而男主角一直对女主角念念不忘,始终没结婚。发誓要获取上流社会的身份和地位,只为和她相配。最后,在女主角丈夫葬礼的晚上,男主角终于将隐藏多年的爱情表达出来。最终,两人迈着蹒跚的步伐去远方,开启属于他们两人的黄昏恋情。马翁笔下的爱情,是男主角对女主角“情不自禁”了一辈子的爱情。也为了这份“情不自禁”努力奋斗了一辈子,最后迎来了胜利的爱情。这份“情不自禁”或许就是男主角为之奋斗一生的仪式感吧。
小时候,大部分孩子都听大人说过这样的狠话:“上课不听讲、再调皮,就不要你了!”可后来:上课调皮、考试没考好、甚至被请了家长也还是被按时接回家,做好喜欢的饭菜;长大后没考上理想的大学,也没被父母抛弃。真正的亲情或许就是你我之间无形的仪式感。
常常有人认为:穿着高贵的礼服,进出高级的餐厅,才叫真正有仪式感的生活。其实,真正仪式感的生活应该是对自己、对生活的一种用心,是清楚知道自己所做的为了什么,认真地做好认为对的事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