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小说《红楼梦》里,贾宝玉是一朵奇葩——排斥四书五经,不慕功名利禄,抗拒封建礼教,与年轻少女们打成一片(包括小姐们和身份不等的丫鬟们)。在小说中几乎所有成年人眼中,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怪胎,既疯又傻。
前人一再告诫我们,读《红楼梦》要注意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宝黛钗”等几位少男少女的年龄不过13至15岁,正是天真无邪的年龄,整个大观园是一个充满青春和诗意的童话。贾宝玉不喜欢成人世界的污浊,只爱青春、美好、自然。在贾宝玉那里,有一把尺子,能够丈量世间的好与坏、美与丑。
二
正月十五元宵节马上就到,虽然还有几天,但一些赏花灯场所已经早早开放。昨晚和朋友一起,到市区附近的一个古村落赏花灯。那是北方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说是“古村落”,仅仅因为保留着几处有数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所以算不得什么旅游胜地。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它没有什么吸引力;大多数人过去参观,都是为了孩子,带他们感受热闹气氛。
孩子们一手拿着棉花糖,一手举着荧光棒,在父母身边跑来爬去,看舞龙,跟着秧歌、鼓声的节奏扭动,在花灯下,在人群中,开心地尖叫着——他们喜欢这红红火火、欢乐热闹的世界,它色彩艳丽、流光溢彩。
三
这是我第一次看元宵灯展,平心而论,确实不虚此行。花灯图片,仅作用于视觉;花灯视频,仅有多了个听觉。而身临其境时,全身所有神经沉浸其中,哪怕皮肤感到的寒冷都给这场游览增添别样趣味。
赏花灯的愉悦,更在于花灯颜色、形状、风格、意趣的多样性,你能感受到人的创作性和制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个村子的花灯都是村民们自己做的。
这就是艺术啊!独特,且富有匠心,人们的快乐,则是因为这么美好的东西汇聚在一起,有花灯,有秧歌、舞龙,有美食,有一群群穿着新衣服的游览者,构成一个自由、丰富的世界。
四
设想一下,如果所有花灯都是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设计没有美感,按照模板做机械复制,整齐划一悬挂在死板的位置上,甚至花灯的主题是类似于贾宝玉时代的“三纲五常”、“四书五经”(比如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教化),也许成年人对此没有太大反映,而我确信小朋友们大多将不再如此快乐。
也就是说,纯真美好的少年,会不由自主地被自由、美好、多样的东西吸引,排斥死板、丑陋、单一的世界。成年人自以为成熟了,然而成熟的代价是丧失了原有的纯真。在“美与丑”的问题上,小孩比成人更有发言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