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年育儿记又名老公批判集

两年育儿记又名老公批判集

作者: 李小姐的绿萝 | 来源:发表于2018-08-13 12:15 被阅读0次

儿子出生快两年了。给这两年生活来一个总结的话,那就是:生活啪啪打脸合集。

1.生孩之前看了很多吐槽婆媳关系的狗血帖子,我嗤之以鼻,深感太低级。我才不会把好好的生活过成这一地鸡毛样。结果是,pia pia  pia打脸了. 当然这件事,我觉得90%的责任在猪队友身上,如果有一个情商高,有原则,三观奇正的队友在婆媳中充当清凉油的话,多半没这狗血情节。 生活没有如果,所以,只能接受结果,或者改变结果。暂时先接受着,改变得到时机成熟,先卧薪尝胆,哈哈哈,礼节性假笑三声。

   2.有孩前,每次回老家,看到我老母亲苦口婆心,满院子追着我小侄子喂饭时,我就痛心疾首地说,你们活生生毁了一个孩子的自理能力呀。吃饭一定要让他自己吃,不能喂,一顿不吃饿不住。养成好习惯才是关键。以后我的孩子,你们看好了,10个月就让他自己独立吃饭。

    话如石头扔地上了,我妈和我弟妹都默不作声,静等着看我的笑话。终于,我孩子1岁的时候,我弟妹给我微信视频,我妈在旁边说,齐齐现在会自己吃饭了吗?不是10个月就让自己吃的嘛。这。。。本是亲母女,相煎何太急。。。其实那个时候,儿子是会自己吃的,虽然吃的满脸满地满餐椅都是,但至少他有兴趣,我就放任他自己吃。

   后来情况就变了。儿子现在快2岁了。每天吃饭是怎样的情景呢?他奶奶端一碗饭,拿一把勺子,把电视或手机儿歌视频打开,然后还需要一个配角演员,通常是我,少数情况是我猪队友。因为演技太差,猪队友屡遭嫌弃。表演内容是什么呢?就是跟儿子抢吃勺子里的饭。

他奶奶挖一勺子饭说:

不得了,妈妈要来吃齐齐的饭了,快,不让她吃,齐齐吃。

这个时候我需要无比逼真的装作饿狼扑食的样子,张大嘴巴往勺子上凑,然后奶奶趁机把勺子里的饭塞进儿子嘴里。

   我每次演的时候内心都及其痛苦,因为这TMD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样子啊。但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境地?其实我是经历了一番非常激烈的无声斗争的。

   那就是餐椅争夺战。儿子从会坐开始,我都是让他坐餐椅里吃东西。奶奶从老家回来,觉得这餐椅只是个解放双手的东西,不想抱孩子的时候,放餐椅一会儿,至于餐椅用来吃饭的功能约等于零,还死占地方。

   奶奶带孩子时,餐椅就被打到冷宫,她认为一勺一勺喂孩子才能吃饱。她回老家,我赶紧再次启用餐椅。后来我觉得,不能老这样退缩,不能害怕她一甩手走了就没人带孩子了就在原则问题上退让。

     发型可以乱,底线不能破。于是,我专门抽一次机会给奶奶说,孩子一定要坐在餐椅上吃饭,要养成好习惯,以后会很省事,每次大人追着喂饭,会消磨掉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形成恶性循环,喂饭难度越来越升级。我明显看出奶奶并不认同我的观点,只是表面上退让了。

   然后孩子如我所愿坐上了餐椅。吃第一顿饭,前半部分很给我长脸,大口吃得很好,吃着吃着,开始兴奋地玩起了食物。最后以地上都是食物,盘子扔在了地上,粥倒在了头上结束。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孩子吃饭会有一个玩食物的阶段,尤其是吃饱后。但奶奶又抓住了机会,阴沉着脸,一边收拾,一边抱怨,还说让自己吃,看看这满地满衣服的饭。。。然后下次就自动不让儿子坐餐椅,因为他根本不正经吃,也吃不饱。然后,由于我在家的时间很少,奶奶在家的时间多,胳膊拧不过大腿,餐椅最终被弃用。

     其实,这件事,我是没有放弃的。每次看着孩子喂饭,我都想冷冷地走开。不敢想象以后难度还能再升级成什么样。一个没有育儿观又没有边界感的长辈真是一场灾难。她从来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直接看护人,是教育孩子的主导。

      当然,这件事不能只让老人背锅。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人的处事方式,价值取向是大半辈子的生活累积出来的,一朝一夕难以撼动。尤其是,一个抱有长辈权威感的人,就更不会轻易允许别人对自己说不了。我觉得人生至此三十余年,过得最憋屈的一件事就是不能在孩子的前三年自己带娃。我深思了这个问题,用我们上学时那些政治或者历史试题的答案标准来回答的话,直接原因是,我找了一个志不同道不合的老公,尤其是教育观严重分歧,间接原因或者本质原因是我自己荒废了我前30年的光阴导致一事无成,身无长物,所以在孩子到来后竟然没有藐视异己、特立独行、随心所欲想辞职就辞职的资本。当然,没有资本其实也可以的,只要有勇气也行,比如,之前火极一时的范雨素。她一个农村妇女不也带着两个女儿离婚去当了北漂。所以,我非常钦佩范雨素。当然,我也反思了当时的择偶观。婚姻一定要以爱情,以三观一致为前提,当然只有三观也是不够的,孩子的教育观也是很大一个方面。当时,想着人实在,技术男,坚持有毅力,关键还有套房,被这些蒙蔽了头脑,没有过多的了解,所以规劝未婚的同志们,一定要多了解,抛去荷尔蒙的影响,清醒深刻的多观察,多交流。不要太在意外在经济条件,当然,如果有王思聪这样的,什么都不用看了,直接嫁也是可以的。不好意思,又扯远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跟老人进行了九九八十一次的斗智斗勇后,我才特别佩服那些不因年龄几何而坚持学习的人或者一个大字不识但是拥有开明头脑的老人。每次因为育儿观产生争执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告诫自己,一定,一定要在老的时候成为一个头脑开放的、有边界感的老人。

      我会一直站在原地等待去帮助孩子,但从不会主动干涉他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过好自己,同时也要给予孩子过好他们自己的权力。

02

空白

    孩子生病是另外一个不可逃避的争执源。我向来身强体健,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是,能不借助外力就不借助外力,充分发挥身体自己的免疫力把疾病打败。对待孩子,我也秉持这样的态度。尤其是,在看了各种抗生素滥用和超级细菌的新闻后,我的这种原则越来越强。

     别的症状还好,流个鼻涕呀,咳嗽两声呀,我说观察观察也就过去了。唯有发烧,家庭成员会立马长成两队,刀光剑影,你来我往。最初,这两个队伍的站队情况这样的,一队的成员:我。另一队的成员:除我以外所有人。可以想象我的日子有多么的壮烈,当然这也使我越挫越勇,随时奋起要对抗所有人。

奶奶的观点是向来以这样的句式反复播放:

孩子发烧了你不给孩子赶紧看病?脑子烧坏了就晚了,你们是就这样当父母的?看着孩子发烧不去输液(灌肠)?

       我老公以前从来没看过任何,任何的育儿知识。所以,最开始,他所有的反应都来自于他妈的反应。他妈让输液。好,输液去。他妈让吃药,好,喂药。每次儿子发烧,我都先看精神状态。孩子倍儿精神,能跑能跳精神好,我就会在体温不超过38.5度时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超过38.5时,喂美林,多半一天就会全好,如果没好会再通过精神状态,决定要不要去医院。但是在我老公被我感化之前,我是没有这种决定权力的。我说要观察,他被他妈逼着去输液。然后我们就会打一架。基本上每次生病,都会打架。奶奶虽然在看孩子,但是一点也不细致,孩子有什么微小的症状,以及生病时各种症状的发生顺序她一概不知。只知道一味去诊所拿药,输液,还一味强调多开消炎药。一次儿子又吐又拉又发烧后,我根据先后顺序,和网上查到资料立刻意识到这应该是轮状病毒感染,就是常说的小儿秋季腹泻。而这个病是没有有效治疗药物的,只需要注意孩子不要脱水,多补水,等待自愈。我给他们说,他们没有一个信,他奶的口头禅更是,天天看网上,不知道网上都是骗人的吗。我无语凝噎。后来带孩子去医院做化验,正是轮状病毒感染。

      此后,我多次提醒老公,孩子生病了,你哪怕了解一点常识也不至于被你妈牵着鼻子走。愧对你读过的书,不对,应该说愧对你的学历。因为他好像除了专业书,基本是不读书的。哎,抨击老公非常严厉了,好歹他也是我的读者,良药苦口利于病,认真听吧。

      打了几次架,外加我多次的精准判断。在孩子生病上,老公开始与我一致,每次先观察。不急着去拿药,尤其是消炎药其实就是抗生素,更是慎之又慎。

03

     关于丧偶式育儿。没孩以前听了很多。现在是体会了很多。育儿参与少的爸爸是不爱孩子吗?还真不全是。我以前觉得只有那种沉迷于游戏、生活巨婴、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人才会是丧偶式育儿的主角。直到见到我老公这样的,我才意识到,分类能有这么多细化,当然肯定还有很多其他我们想不到的情况。

    但在有孩前,我是无论如何想象不出,我会是丧偶式育儿中的一员。因为我老公,特别上进,为人忠厚,热爱学习,从不知道游戏长啥样,除了偶尔看点历史抗战剧,无任何能识别出他会在育儿上丧掉的征兆。

     后来,我意识到,他不是主观上想丧的,只是能力有点欠缺。当然,客观上,他最近确实很忙。他之所以丧的最大原因恰恰是他太实在,或者说可以用刻板来形容。他不会讲故事,不会逗孩子,不会循循善诱的讲道理。一岁以前,哄孩子的方法是抱着乱晃,或强行挠痒痒。有一次,把孩子胳膊给逗脱臼了。孩子现在2岁了,看见爸爸就推开。老公逗孩子的办法是,抱着扔高高。或者说,儿子,来让爸爸抱一下,爸爸给你买糖吃。

     这种育儿的丧,其实不能全怪他。他只是缺少这种与孩子相处的能力。虽然他也极度的爱着孩子。每次晚上回家,孩子睡着了,白天走时,孩子还没醒,为了能跟孩子说话,几次三番想把孩子逗醒。每次进电梯前,要抱着儿子强吻几十下。我教初中的孩子英语时有个短语叫be good with sb,是指善于应付某类人,善于与某类人相处,比如,某人特别善于逗老人或小孩开心。

      而我老公缺的就是这种能力。很多事情是一脉相承的。一个人有多个角色,可以同时是,儿子,爸爸,丈夫。而扮演好这每一个角色所需要的能力是异曲同工的。一个俯下身躯逗孩子开心,为了孩子成长循循善诱的爸爸通常也会是一个有礼有节,孝顺体贴的儿子,一个理解体恤,关爱呵护妻子的丈夫。而我老公不巧,成为了一个,刻板无趣,时常缺席的爸爸,一个唯命是从,愚忠愚孝的儿子,一个心宽体胖,忽视老婆的丈夫。

      非常不幸,这篇文章写下来,简直成为了一个老公批斗会合集。但是没有办法。

     本来,这篇文章写于4月份。孩子现在吃饭习惯已经好了很多。有些底线真的不能破,随着时间的见证,孰好孰坏,一眼分明。我也有意识的在增加陪孩子的时间。后来,历经忙碌的暑假班,身体抱恙,耽搁至此。婚姻是一场修行。过到现在,越过越坦诚,越活越明白。以前还想,此生一定要有一个女儿。现在已不这么想了。因为孩子的爸爸不是一个适合养孩的爸爸。人生短短几十年,要多为自己而活。父母也已年迈,我不能把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年育儿记又名老公批判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vy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