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选择了这个写作题目:你体会过“心流”吗?试着描述一下那种状态。
《心流》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开山之作,这本书在樊登读书、有书等读书平台都有解读。

我最初了解“心流”的概念是从樊登老师的讲解中得知的。他告诉我们心流的状态就是我们全身心沉浸的一种状态,不被外界所干扰。
王羲之蘸着墨水吃馒头的故事就是心流状态的典型案例。王羲之在吃饭的时候,饭是蒜泥和馒头,可是,王羲之一边吃一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了。结果,吃得满嘴都是黑色的。
心流的状态就是王羲之的这种忘我的状态。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我也体验过这种心流的状态。
就说说自己写作吧!从初中时,自己开始记日记,高中时已养成习惯。高二时,自己晚自习时,坐在教室里不自觉地写起了日记。那节自习课教室里很乱,老师因事没有来,我不愿意再做习题,于是,拿出了自己的日记本开始写起来。
吵闹声四起,我依然坐在我的课桌前安静地写着。同桌跟我说话,我没有抬头,也没有搭理她。写着写着,我沉浸在了自己的文字里,后来有一个同学拿纸团丢到我的头上,我都没有发现,依旧让自己的笔在纸上滑动。
吵闹声小了,我也不知道。老师已经站到我的跟前了,他在表扬我认真记录。我没有听见,手里的笔依旧在流动着。
当时写的内容已经不记得了,只大略记得自己在书写这自己的情绪。老师敲了敲桌子,同桌推了推我,我才恍然抬起头,说了声:“怎么了?”
后来,同桌告诉我发生的一切,我说:“是吗?我不知道啊!”
我被自己的文字所感染,我已经浸入到我文字编织的世界里了,那种感觉好像天地间只剩下我和文字了,心无旁骛的感觉真好!
后来我才明白这就是心流的体验。之后的写作中,我经常会让自己忘记了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没有了世事的繁杂,世上只剩下敲击电脑的声音和手指敲击键盘的节奏,我就知道我已经把我置于一种悠然的境地。
最近的考驾照事件,我又一次体验了什么叫心流。考科目三时,我和教练沟通模拟的结果时,自己坐在候考室的椅子上不自觉地把口罩放下来了,低着头认真地和教练通着话。候考室的监督人员用大喇叭喊了我多次,我一直和教练说着具体的内容,丝毫没有注意到周围的任何事情。
后来,后面的学员过来点了点我的后背,我才抬起头看了看他们,原来我的口罩没有带好。他们一直在喇叭里通知我呢!
监督员一直在说,打什么电话呢,这么认真专注啊!
这种专注让我自己沉浸在一件事情里,忘记了自我,这就是心流的体验!
在这种快节奏浮躁的社会里,我们应该保有自己的心流状态。它可以让自己全身心地解放,让我们可以摆脱负面的情绪干扰,缓解自己的压力。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是否有过心流体验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写下你们的心流体验,我们一起来交流心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