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诗经夜读之《邶风•击鼓》

作者: 欧阳无疆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05:36 被阅读26次
图片与简评取材于网络,特此致谢!

      小序: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清代学者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是“戍卒思归不得之诗也”。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不管是哪种背景,可以肯定的是:此诗反映了一个久戍不归的征夫的怨恨和思念。

练兵筑土固池城,击鼓南行事远征。
铠马识途遁林野①,舆师流岁暗羁程②。
经霜宿草几契阔③,履信成约一死生。
执手同心孰与老④,相濡以沫共尘风⑤。

——————

〖注〗①铠马:披带铠甲的马,战马。②舆师:众军,军旅。流岁:谓流逝的时光。羁程:羁旅异乡之程。③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④执手:犹执子之手,牵着你的手。⑤相濡以沫:用口沫互相湿润。 比喻在困难中以微小的力量互相帮助。尘风:风尘。尘世,纷扰的现实生活。

《邶风•击鼓》原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图片与简评取材于网络,特此致谢!

相关文章

  • 手写语录0802

    《诗经·邶风·击鼓》

  • 七律•诗经夜读之《邶风•击鼓》

    小序: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毛诗序》云:“《击鼓...

  • 《诗经邶风·击鼓》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两句话可是被广为传颂,用以表达男女双方真挚的爱情。现在被这么用,但谁又真正追根溯源,找到...

  • 「诗经.邶风.击鼓」

    我们都渴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常常忘了,在这之前,还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生死,离合,都抵不过最后的执手,这样,...

  • 诗经·邶风·击鼓

    宣公十二年夏,宋师伐陈,卫人救陈。我和子亦插在行军队伍之间,披着沉重而散发着铜臭的铠甲和头盔,手执钝重的大刀,...

  • 《诗经·邶风·击鼓》

  • 诗经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

  •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

  •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

  •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tāng),踊跃用兵。土国城漕(cáo),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chōng...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律•诗经夜读之《邶风•击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zw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