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读《活着》

三读《活着》

作者: 秋水Q | 来源:发表于2022-05-03 14:39 被阅读0次

上大学时,我第一次读《活着》,那时的感觉是书不厚,一口气读完了。和同伴交流,就是感叹太悲惨了,小说嘛,毕竟不是真的。

第二次读《活着》是2017和2018交替之际,满心期待即将到来的二宝,因为我身体原因,永远无法见面。那时的我无法排遣内心的积郁。一心读书,其实自己明白,只想从书中寻求安慰。当时主要是观照自我:打起精神,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今天算是三读《活着》了。正逢假期,内心毫无波澜,有的是时间,原本计划慢慢读,但还是一口气读完了。福贵的一生像一棵参天大树。我们要用木材时先要把它切割成一截一截的,每一截都有它独特的年轮,记录着它经历的风风雨雨。

第一截是福贵败光家产。用福贵娘的一句话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可以看出福贵爹在福贵教育上没有规划和心血的付出,福贵也是见样学样。这给年轻的爸爸们以警示,家庭教育爸爸的言行很重要,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家产败光,他爹在他还完赌债后气绝身亡。这是福贵第一次面对死亡,也是第一次被迫成长。

第二截是被抓充军。福贵在随军队走了大半个中国后,面对无数士兵的伤残亡。当他回到家时,过去的福贵已经祭奠了那一段历史。新的福贵过着新的生活。

第三截是埋葬有庆。这一截我最大的疑惑是有庆该不该死?甚至是该不该这样死?他的死,可大可小。大到他的背后是一张网,是我们普通人无法撒开的网。小到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这就给我们教育孩子种下一颗自私的种子。当别人面对困难甚至危险时,我们该如何选择。

第四截是凤霞一家一个个的离开。他们一家三口的离开,是意外但又只能是这样一个个离开。在那个时代,生活的滋味就是浓浓的苦。凤霞的善良换不来先进的技术,人们对苦根也是有救助的心没有救助的力。

最后是福贵。送走了身边的亲人,他没有了喜也没有了悲。把他亲人的每一截光阴粘接在一起就是他生命的长度,没有延续,是戛然而止的那种。留下的只是我们的思绪。

相关文章

  • 三读《活着》

    上大学时,我第一次读《活着》,那时的感觉是书不厚,一口气读完了。和同伴交流,就是感叹太悲惨了,小说嘛,毕竟不是真的...

  • 三读余华《活着》

    第一次读活着,是从欧小春那里借的。 封面很简洁,书小本不厚,直觉书会不错。 没读多久已经流眼泪了,哀其不幸怒其...

  • 活下去

    三读《活着》,体验着生命的庄重与脆弱,感悟着活着的幸运与知足。 这些年阅书无数,观影更是多如牛毛,直到现在能说出名...

  • 活着

    活着(余华) 一读二读三读…再读活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愈来愈重。 一个吃喝嫖赌,无所不做的浪荡公子,输尽家业,父亲...

  • 三读余华的《活着》

    人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余华 初读 第一次阅读余华的《活着》,那是在一...

  • 我们周三读书会,要上中央电视台啦

    这周三读书会,李书记宣布,远在美国讲学的著名作家张炜老师惦记着周三读书会,把周三读书会这个文学现象告诉了中国人民文...

  • 你与名人也许就差这些读书方法

    ▼ 顾炎武:“三读读书法” “三读”即复读法、抄读法、游读法。他给自己规定:每年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

  • 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重组 二.课程 理论与实践,文化与军事 三.班级管理 (一)常规 1.抓好“三读”一写——三读:早读,晚读,课...

  • 12.01雅思听力

    雅思听力方法论:三读一听 一读:读清楚题目字数限制 二读:结合场景和语法知识,确定词性 三读:在题目中寻找定位词,...

  • 三读法

    三读法是朱煜老师在《赵清遥的作文故事》再版序言中,教给小朋友的阅读方法。 所谓“三读法”,第一是大声朗读,第二是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读《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ab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