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予了学校项目的汇报,总结一下,今天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阐述项目开展的背景时,一定要从课标中寻求依据。也就是说,之前我们做的工作只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停留在操作层面上的工作,没有从新课标中找到这样实施的依据。与我们的课程标准衔接都不够紧密,毕竟我们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和目标都要与国家的课程标准相一致,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有方向。
第二,在项目展示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清楚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我们项目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目光要聚焦在哪里,着力通过这项活动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都是我们应该着重思考和面对的。
第三在宏观上整个环节设置再流畅严谨一些,在微观上要具体到展示的每一个细节,准确的每一分钟,每一个时间节点有完成哪几项任务。内容上做到精简,凝练;流程上,要细化,优化;演练上,再推敲,再提升。
今天有一个学生给我报喜,她高考成绩出来了,考了577分。语文127,数学考得差了一下,平时100多分的成绩这次才考了80多分,全省排名41,000多名,应该能走一个省内比较好的本科。她父亲想让孩子报公费师范生,这样孩子将来的工作可以稳定,对于女孩子来讲还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她想考电力方面的学校,将来进企业,发展的空间更大一些。
家长和孩子在报考方面的矛盾根源是各自关注的焦点不同,孩子可能考虑的是未来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而家长则关注孩子未来能轻松的工作和生活,不要有太多的压力,可怜天下父母心。
另外一个孩子给我反馈的成绩是考了400分,是他有史以来的最差成绩,父母的想法是让孩子先读一个专科,然后再专升本。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也非常的不满意,想复读一年,明年再考。
通过交流得知,该同学平时的模拟成绩也是四百多分,家长担心复读一年之后仍然考不好,再考一个专科就得不偿失了。可是孩子说啥也听不进去父母的意见就是坚持要复读,家长也纠结到底该怎么办,想征求一下我的意见。
我给的建议就是复读并不丢人,孩子如果真的感觉到发挥的成绩没有自己平时的水平是完全可以复读一年明年再考的再说复读这件事情,现在少见多了,但在之前是很常见的事情。就比如说我们熟知的俞敏洪,复读了三年才考上了北大。前段时间我们学校邀请的一位教授,刘悦坦也向我们分享了自己在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时多次复读的经历,最后考上了大学、研究生、博士,一直到博士后。
所以复读并不丢人,关键是孩子要有决心和勇气面对未来一年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毅力和勇气。毕竟我们家长和老师都替代不了他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点:父母的相信和支持,才是孩子决胜未来的最坚实后盾。
所以,不论孩子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作为家长的我们,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全力支持,只要孩子奋斗的方向不错,哪怕走一点弯路,受一些挫折,我们都要有耐心和信心相信孩子一定能够风雨之后见到彩虹,因为百炼才能成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