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又......?”
“为什么你总是......”
“你从来只考虑自己!”
“考这么差太让我失望了!”
“他们太自私了!”
这些对话是不是我们沟通的日常?被同事背后评论贴标签,一辅导作业秒变后妈,越亲密的关系越容易爆发争吵......
我们一般认为,打架、武力、战争等才是暴力,暴力与我们无关。事实上,沟通渗透在日常的方方面面,较之身体的暴力,指责、否定、说教、嘲讽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的评论、贴标签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所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更加无形,让人与人变得隔阂、冷漠、敌视,影响深刻。
如何化解人际间的交流冲突?如何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今天向大家推荐这本关于沟通的经典著作《非暴力沟通》。
为何话会伤人?你的沟通里暗藏的“暴力”作者马歇尔·卢森堡,临床心理学家博士,早年师从人本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该书与一般沟通技巧类书籍不同的是,其所提出的非暴力沟通,基于心理学理论,剖析沟通者背后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提供了改变暴力沟通的具体方法和应用。该书将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沟通,重塑沟通模式,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也致力于解决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一、是什么蒙蔽了爱?
为何话会伤人?你的沟通里暗藏的“暴力”1、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是用自己的道德标准评判他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就认为他不“对”。事实上,道德更多是用来自律的,而不是强加给别人。可惜我们更习惯于站在道德的至高点评判他人,很难跳出自己道德标准的藩篱。
批评、职责、辱骂、归类、比较等行为都是用自己的标准评判他人的表现。
例如女友多体贴一些,她就“太粘人”,可是,如果我想多得到一些体贴,那她就是“太冷漠”。如果同事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被我贴的标签就是“粗心”。
2、进行比较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直击比较给我们带来的内心不平。
也许我们原本对现有状态感觉不错,但一旦意识到身边的朋友取得更大成就,突然知道干同样工作的同事却拿比自己高很多的薪水,隔壁的孩子刚刚通过钢琴七级,而自己的孩子却不肯练琴,体会下内心的心理差异?
3、异化沟通
生活中经常听到:“我不得不......”,这个表达的潜在意识认为做某事是迫于某种外在压力的被动心理。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的感受是被动或消极、抵触。
另一个常用的短语是:“你让我(失望/伤心/愤怒/无语)......”。我们认为是他人的行为引起了我们的不适或不满,继而我们不自而然提出指责。当我们选择通过指责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心理反应机制通常是申辩、反击或退缩,继而双方很可能进入争吵或对峙,形成恶性循环。
4 、强人所难
当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或顺从,我们很容易视之为对自己的排斥,例如,他“不爱我”、“自私”、“冷漠”等。我们还可能利用对方的内疚,来实现自己的需求。这样的请求实际上暗含着命令。
一旦我们的请求带着威胁,即使对方去做了,也会有所不适,或可能出于忍让、畏于权威。在武志红的《身体知道答案》中也提到类似的两难模式。
二、非暴力沟通的5点建议
1、表达观察,避免评论
基于上文提及的“道德评判”,我们该如何避免拿着自己的道德标尺“张牙舞爪”呢?
学习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清楚地表达观察的结果,避免评论。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评论呢?
以下提供一些案例对照,帮助我们get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为何话会伤人?你的沟通里暗藏的“暴力”苏菲派诗人鲁米说:“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与你相见。”
也许我们无法做到绝对客观化,但我们尽可能避免绝对化的评论,尤其避免给对方贴负面的标签,例如“懒惰”、“愚蠢”、“胡说八道”这样的词,试想,当我们收到这些标签时,我们同样不喜欢。
2、说出感受,而非想法
学会区分感受和想法,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表达情感,而非思想)
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往往习惯于表达看法,不擅长表达感受,尤其男性更羞于表达内心的感受。看法并不等同于感受。
例如,以下词表达的是感受:
(我觉得)兴奋、喜悦、甜蜜、感动、欣慰、踏实、安全、放心;害怕、担心、着急、紧张、尴尬、惭愧、失望、困惑、寂寞、茫然、郁闷等等。
以下词表达的是想法和判断:
(我认为)被羞辱、被拒绝、被打扰、被贬低、不受重视、不负责任等。
社会的节奏很快,大家有时忙到无暇自顾,更无力顾及别人的感受。学会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要让别人猜;且必要时适当的示弱,有助于弱化冲突,获得信任。
尤其在亲密关系之间,真诚的袒露让对方知道你真实的情绪,对方也乐意以同样真诚、平和的方式与你沟通,取而代之双方的针锋相对。
3 、体会需要,减少指责
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或不顺心的事时,一般有四种反应方式。
认为自己犯了错。内疚、自责甚至厌恶自己。
指责对方。可能引起双方争吵,导致双方愤怒。
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彼此的关系。
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会体会到他生气其实是希望得到更多体贴和支持,但不擅于表达。
你的沟通中习惯于哪种方式?你认为哪种反应更有益沟通呢?
一对夫妻参加心理咨询。
妻子说,“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丈夫的反应果然像一堵墙,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妻子嚷道:“看,他就是这样!”
妻子暴跳如雷,丈夫以沉默退缩。类似的夫妻关系在现实中不在少数。
不顺心时我们习惯于指责别人的过错,很少从自己的需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事实上,我们的批评往往暗含着内心的需要,对他人的批评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而大多数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对越亲密的人,我们往往期待更高更多,因此更易进入这个模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爱会伤人”的重要原因。
故事中的妻子,生气背后的需要是丈夫的回应和关心;丈夫感到委屈选择了沉默回避争吵,但内心希望得到妻子温柔的爱。可惜双方都没有发现并表达自己真实的需要。
当我们被激怒时,不妨体会我们的感受是怎样的,有什么需求或期望没有得到满足,然后清楚地说出需要。一旦大家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是指责,就会更聚焦在理解彼此需要,并找到办法满足双方需要的问题上。
4、清晰地请求帮助,不带命令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以什么样的方式请求他人的帮助更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
提出具体的需求。清楚地告诉对方,希望对方帮助我们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
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提出请求。抽象的语言无助于自我认识,也无利于他人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
表达越清楚,我们可能得到越称心的回应。如果请求本身含糊不清,很可能对方难以理解或误解我们的请求,如果自己无法向他人清楚表达需求,不妨先问问自己:是否清楚对对方有什么样的期待?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们要避免把请求变成命令。
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呢?
当我们越将他人的不顺从视为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的请求就越接近命令。
我们无意图强人所难,以不带胁迫的方式姿势提出请求,当他人无法满足我的愿望时,尊重他人,了解是什么原因让其无法say yes,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5、“我选择”替代“不得不”
我们对自己的意愿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因此没有必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改变被选择模式,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换个视角, 人生是自由而快乐的。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确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它们,而不是因为不得不做。在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
一旦我们认为某一行为是自己的选择,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三、让爱重返生活
为何话会伤人?你的沟通里暗藏的“暴力”非暴的目标无意改变自己来迎合他人,或企图改变他人来迎合自己。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个体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基于内心真诚的需求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沟通。终其目标,引用书中一句话,“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目标也许在于培养对自己的爱”。
当然,不能奢望读完此书就掌握了非暴力沟通的不二法门,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觉察、改善的过程。即使当我第二次拿起这本书,自惭自己的沟通中依旧存在许多的“暴力”沟通应激模式。且随着加深对“非暴力”沟通的理解,越多地看到这些“暴力”,也似乎更清楚地感受到他人“暴力”之箭迎面飞来时被戳中的痛感,而更多地自省和反思。
要做到生活、职场中不评价、不指责是极其难的。也许我们依旧会随时陷入明知不好的旧有模式,但不同的是,我们开始能观照我们的需要和他人的感受。我们的内心会日渐平和,因为我们知道如何变得越来越好,并为之有效行动。正如圣经中所说,
“whereas I was blind,now I see.”
“从前我是瞎的,如今我看得见。”
看见,因为有爱像光照进我们心中。
为何话会伤人?你的沟通里暗藏的“暴力”by 李小帆在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