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部电影来源于《多说一点》这个播客节目,而吸引我点进那期播客,则源于这个电影名,这个名真的太具有诱惑性了,让人十分想一探究竟了。鉴于外国人名我实在是记不住,于是会以各位主角们的职业来代替人物名称。
故事梗概是,几位多少都有些失意的中年高中教师,在心理老师的生日聚会上,心理老师提到有位哲学家、精神病学家提出人体内保持0.05%的酒精浓度是合理的。历史老师身先士卒,心理老师看到历史老师酒后明显活跃的课堂氛围,也紧随其后,随后4人便开始了这项酒精计划,起初看起来很顺利,课堂变得有趣,人变得生动,生活开始恢复活力,可之后随酒精一起失控的还有他们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4925098/859624f906994663.jpg)
影片的色调是暖的,但看起来总有一种清冷之感,我不知道与自己在冬季深夜观看是否有关,以及由于早先知道了一些故事的结局,所以对事情的发展已经没有了更多的期待,镜头晃动的时刻是他们生活失控的开始,而其中我最好奇的是,大家真的闻不到酒精味吗?从计划饮酒到酗酒,这个界限在哪里,这个0.05%又该如何把控?
首先百度百科中,体内0.05%的酒精含量对成年男子来说约等于1小时喝2瓶330毫升的啤酒,对成年女子来说,约等于1小时喝1瓶330毫升的啤酒,量确实不大。其次,四位老师在计划开始之初愿意生活失控吗?不,他们甚至买了酒精测量仪,喝完测一测体内的酒精浓度,但最后还是突破了这个数值,0.05%的状态太难得。
大家活的各有苦衷,却不知从何说起,借酒消愁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无声释放负能量,可在及时的正反馈下,计划便成了伪命题,沉沦酗酒成为最终的结局,酗酒之后,以更加狼狈的姿态面对现实世界,短暂逃离造成的一地鸡毛还要一点点重建,费时费力。
可以沉溺与自己的乌托邦,但更需要现实生活中的温度,所以在收到前妻的“我也想你”的短信时,历史老师好像真的看到了阳光,嘴角的弧度恰到好处,控制生活的不是体内0.05%的酒精,而是你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4925098/151df896c71b133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