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中,庄子认为一个完备的人不仅要在内在道德上做一个圣人,而且要追求外在的社会事功。
梁启超在《儒家哲学》中指出:“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出来,其用功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
《论语.宪问》云:“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其中,“俢己”是培养内在道德,属于“内圣”功夫;“安人”“安百姓”是实现外在政治理想,属于“外王”功夫。“俢己”是“安人”的基础,只有个人内在道德得以完善,才能实现安人、安百姓的外在事功。个人的内在道德也需要通过外在事功得以实现与完成。如果不能实行王道,践行仁政,那么俢己的内在功夫也就没有实现,即无价值。
现代新儒家把儒家学说归结为“内圣外王”。熊十力认为,《天下》中庄子提出可达到“承乎泰古以来圣明之绪而集大成者,开内圣外王一贯之鸿宗”的圣人是孔子,“内圣外王”不仅是庄子对孔子的极高评价,而且表现出儒学的广阔。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形象。而《大学》给出了达到“内圣外王”的具体实践路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中,“内圣”即“修身”,其具体实践路径是“明明德”。要达到“明明德”,就要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外王”就是实践外在事功,其具体实践路径是“亲民”。要达到“亲民”,就要完成“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外在事功上得到实践。
古代圣王“内圣外王”的人格典范历来都是中国人追求效仿的榜样,是中国人最高最完满的人格理想。时至今日,依然具有现实可行性。“内圣”要求人从内在上培养道德,“外王”要求人一定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育之立德树人,关键在教师。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所谓言传身教,教师作为学生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旨在于修炼师德、践行师德,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8.11.30《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