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听说有一节线上公开课《鸟的天堂》,我想一定要好好听听,这篇课文我太熟悉了,我以前参加过比赛,上的就是这一课。看看名师是怎样解读教材的。
开始伊始,那个老师一直与学生聊杭州的“亚运会志愿者”的事,我心想这与鸟的天堂好像不搭边呀,这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慢慢地听得有点明白了,原来,他们在参加“最美杭州的视频展播活动”,播放的那些视频配音,都是学生根据学过的课文《海上日出》《四季之美》的写法“静中引动”“静中含动”而练写的。今天,老师要带领孩子到《鸟的天堂》这节课学新的写法去了。
原来,老师这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通过这个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最重要的写法。这里就是最新课标中提到的“真实情境”“实践性”。
然后,老师让学生读课文中,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内容,即第十二、十三自然段,老师范读,学生说仿佛看到的画面,最后,让学生梳理出由静寂——热闹——看不过来的变化,并聚焦到“热闹”这个点,进行细读,看看文中作者写出了怎样热闹,有哪些变化,抓关键词进行理解。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进行汇报,最后明白写了鸟的数量在变、种类在变、声音在变,最后老师总结这就是“多维联动”的写法,各方面相互融合、和谐共生。
最后,让孩子们用这种“多维联动”的写法继续进行最美杭州的视频拍摄活动,再次回到一开始提出的任务。学生练习内容,学生评价。
原来,这就是“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研讨课例,我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
教材,在这里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那就是多维联动,并马上进行真实情境的实践,对课文的学习就是文学阅读,后面进行的写作练习就是创意表达,这之间的联系就是写作方法的迁移运用。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就真正实现了学的过程,真正是有提升的。这种提升源于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了一个学生学习的场,有引导,但最终落脚的又是自己在学,在用。
同一篇课文,却因为教师理念的不同、教学素养的不同,而使得定位的目标不同,教学设计完全不同,当然学生学习成效也很不同。
所以,教师不学习,还能上好课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