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实幼成长教育核心理念中,“关注自然”这一点被放于了首位,孩子是自然的孩子,课程是自然的课程,因而对于自然物的利用与思考从来也将一直是我们持续探索的地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机缘巧合下,我们得到了丰富的树枝资源。
干树枝在人们的眼里,也许就是烧火取暖用的干柴火,发光发热后,留下的只有灰烬,但是在我们的眼中,它便成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可以拿来与环境、课程相结合的教育物品。于是,我们首先想到了树枝能够在老师们的智慧下,和其他物品、色彩相结合,变身成自然物DIY的创作作品,其次我们还想到粗粗圆圆的树枝具有一定的固定形态,量大了还可以以组合的形式呈现多种用途,如连结、平铺、堆叠、负重等,而且比较结实,可以大批量投放于搭建区与搭建积木结合构型,会不会呈现一些积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呢?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就需要将枝杈杂乱的树枝进行相应的筛选和改造。我们首先在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的树枝中,选取了一些较为粗壮的以及表皮较为光滑的作为搭建区辅助材料的首选,再根据孩子能够使用的长度、重量、形状(带枝杈的不带枝杈的)以及与搭建区积木尺寸结合,我们将树枝进行了截取和打磨。之后运回班级后,我们还需要对树枝进行分类,粗的长的、粗的短的、细的长的、细的短的、带枝杈的等等,为下一步的教研和操作做好准备。
在教研中,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树枝以及孩子们有可能会展开的相关活动做了充分预设和思考。在搭建区中,孩子们可能进行操作的形式有:平铺、连结、摞叠、架空等。那么平铺连结等的构型是在平面基础上的,对于立体感不是那么强的小班幼儿比较适合,所以对于这一方面要选择的树枝并没有很强的要求,各种形状长短都可以拿来创造,孩子们要考虑的就是不同树枝间组合的效果以及场地的选取等。
对于摞叠、架空等造型形式,对于树枝的选取可能需要视作搭建的去物品种类而定。比如要利用树枝“鸟巢搭”起高,需要考虑到的是,一要大物品的大小,如果想要围拢的“鸟巢”大一些,就需要选取相应长一些的树枝,反之,就要选短一些的。这一点我们在操作中就发现,我们截的树枝长短大都相同,比如在想要连结或者“鸟巢搭”一个较小的圆形形状,发现实现不了,为什么呢,就是树枝长度一致时往大的围是可以实现的,只需要量多一些,就会渐渐将连接的角度消化掉,但是小圆的实现必须用短一些的树枝,我们随后便又再准备一些长度较短的树枝,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再比如对于摞高用途的树枝,就要尽量选取粗的较为敦实的树枝,这样搭起来的物体才会比较稳固;还有对于带枝杈的树枝我们也视为珍宝,为什么呢,是因为枝杈的缘故,可以起到一定的支点和固定作用,这样一搭就可以立住,不用再费劲的去固定,在孩子们想要搭一个立体的类似于帐篷灯形状的时候,是非常好用的。
还有就是在级部教研中,我们发现大班的老师们直接将树枝变辅助材料为主要材料,用树枝连结支撑搭成了一只小船,我们就发现原来我们还需要一些长一些的树枝,作为物体起形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选择短的,细的等其他碎的树枝来在上面构型。
对自然物的开发和利用,种类还有很多,玩法也还有很多,而且应该是一个连续的、不断进步的、动态思考的过程,需要老师们始终保持一颗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自然,敬畏自然,让课程的出发点做到以幼儿为本,使我们的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