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k8sNginx
Nginx之资源压缩,大文件传输,缓冲区,缓冲机制,IP黑白名单

Nginx之资源压缩,大文件传输,缓冲区,缓冲机制,IP黑白名单

作者: 上善若泪 | 来源:发表于2023-02-03 14:35 被阅读0次

    1 Nginx

    1.1 资源压缩

    资源压缩建立在动静分离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静态资源的Size越小,那么自然传输速度会更快,同时也会更节省带宽,因此在部署项目时,也可以通过Nginx对于静态资源实现压缩传输,一方面可以节省带宽资源,第二方面也可以加快响应速度并提升系统整体吞吐。

    Nginx也提供了三个支持资源压缩的模块ngx_http_gzip_module、ngx_http_gzip_static_module、ngx_http_gunzip_module,其中ngx_http_gzip_module属于内置模块,代表着可以直接使用该模块下的一些压缩指令,后续的资源压缩操作都基于该模块,先来看看压缩配置的一些参数/指令:

    参数项 描述 参数值
    gzip 开启或关闭压缩机制 on/off
    gzip_types 根据文件类型选择性开启压缩机制 image/png、text/css...
    gzip_comp_level 用于设置压缩级别,级别越高越耗时 1~9(越高压缩效果越好)
    gzip_vary 设置是否携带Vary:Accept-Encoding头域的响应头部 on/off
    gzip_buffers 设置处理压缩请求的缓冲区数量和大小 数量大小,如16 8k
    gzip_disable 针对不同客户端的请求来设置是否开启压缩 如 .*Chrome.*,指令一般是用来排除一些明显不支持Gzip的浏览器。
    gzip_http_version 指定压缩响应所需要的最低HTTP请求版本 如1.1
    gzip_min_length 设置触发压缩文件最低大小 如512k
    gzip_proxied 对于后端服务器的响应结果是否开启压缩 off、expired/no-cache...

    了解了Nginx中的基本压缩配置后,接下来可以在Nginx中简单配置一下:

    http{
        # 开启压缩机制
        gzip on;
        # 指定会被压缩的文件类型(也可自己配置其他类型)
        gzip_types text/plain application/javascript text/css application/xml text/javascript image/jpeg image/gif image/png;
        # 设置压缩级别,越高资源消耗越大,但压缩效果越好
        gzip_comp_level 5;
        # 在头部中添加Vary: Accept-Encoding(建议开启)
        gzip_vary on;
        # 处理压缩请求的缓冲区数量和大小
        gzip_buffers 16 8k;
        # 对于不支持压缩功能的客户端请求不开启压缩机制
        gzip_disable "MSIE [1-6]\."; # 低版本的IE浏览器不支持压缩
        # 设置压缩响应所支持的HTTP最低版本
        gzip_http_version 1.1;
        # 设置触发压缩的最小阈值
        gzip_min_length 2k;
        # 关闭对后端服务器的响应结果进行压缩
        gzip_proxied off;
    }
    

    在上述的压缩配置中,最后一个gzip_proxied选项,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决定,总共存在多种选项:

    • off:关闭Nginx对后台服务器的响应结果进行压缩。
    • expired:如果响应头中包含Expires信息,则开启压缩。
    • no-cache:如果响应头中包含Cache-Control:no-cache信息,则开启压缩。
    • no-store:如果响应头中包含Cache-Control:no-store信息,则开启压缩。
    • private:如果响应头中包含Cache-Control:private信息,则开启压缩。
    • no_last_modified:如果响应头中不包含Last-Modified信息,则开启压缩。
    • no_etag:如果响应头中不包含ETag信息,则开启压缩。
    • auth:如果响应头中包含Authorization信息,则开启压缩。
    • any:无条件对后端的响应结果开启压缩机制。

    注意

    • 对于图片、视频类型的数据,会默认开启压缩机制,因此一般无需再次开启压缩
    • 对于.js文件而言,需要指定压缩类型为application/javascript,而并非text/javascriptapplication/x-javascript

    1.2 大文件传输配置

    在某些业务场景中需要传输一些大文件,但大文件传输时往往都会会出现一些Bug,比如文件超出限制、文件传输过程中请求超时等,那么此时就可以在Nginx稍微做一些配置,先来了解一些关于大文件传输时可能会用的配置项:

    配置项 描述
    client_max_body_size 设置请求允许的最大体积
    client_header_timeout 等待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头的超时时间
    client_body_timeout 设置读取请求体的超时时间
    proxy_read_timeout 设置请求被后端服务器读取时,Nginx等待的最长时间
    proxy_send_timeout 设置后端向Nginx返回响应时的超时时间

    在传输大文件时,client_max_body_sizeclient_header_timeoutproxy_read_timeoutproxy_send_timeout这四个参数值都可以根据自己项目的实际情况来配置。

    上述配置仅是作为代理层需要配置的,因为最终客户端传输文件还是直接与后端进行交互,这里只是把作为网关层的Nginx配置调高一点,调到能够容纳大文件传输的程度。当然,Nginx中也可以作为文件服务器使用,但需要用到一个专门的第三方模块nginx-upload-module,如果项目中文件上传的作用处不多,那么建议可以通过Nginx搭建,毕竟可以节省一台文件服务器资源。但如若文件上传/下载较为频繁,那么还是建议额外搭建文件服务器,并将上传/下载功能交由后端处理

    1.3 Nginx缓冲

    1.3.1 Nginx缓冲区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接入Nginx的项目一般请求流程为:客户端→Nginx→服务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两个连接:客户端→Nginx、Nginx→服务端,那么两个不同的连接速度不一致,就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比如浏览器的加载速度跟不上服务端的响应速度)

    其实也就类似电脑的内存跟不上CPU速度,所以对于用户造成的体验感极差,因此在CPU设计时都会加入三级高速缓冲区,用于缓解CPU和内存速率不一致的矛盾。在Nginx也同样存在缓冲区的机制,主要目的就在于:用来解决两个连接之间速度不匹配造成的问题 ,有了缓冲后,Nginx代理可暂存后端的响应,然后按需供给数据给客户端。使用缓冲可以减少即时传输带来的带宽消耗。

    先来看看一些关于缓冲区的配置项:

    • proxy_buffering:是否启用缓冲机制,默认为on关闭状态。
    • client_body_buffer_size:设置缓冲客户端请求数据的内存大小。
    • proxy_buffers:为每个请求/连接设置缓冲区的数量和大小,默认4 4k/8k。
    • proxy_buffer_size:设置用于存储响应头的缓冲区大小。
    • proxy_busy_buffers_size:在后端数据没有完全接收完成时,Nginx可以将busy状态的缓冲返回给客户端,该参数用来设置busy状态的buffer具体有多大,默认为proxy_buffer_size*2
    • proxy_temp_path:当内存缓冲区存满时,可以将数据临时存放到磁盘,该参数是设置存储缓冲数据的目录。
      语法:proxy_temp_path path;,其中path是临时目录的路径
    •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设置每次写数据到临时文件的大小限制。
    • proxy_max_temp_file_size:设置临时的缓冲目录中允许存储的最大容量。
    • 非缓冲参数项:
      • proxy_connect_timeout:设置与后端服务器建立连接时的超时时间。
      • proxy_read_timeout:设置从后端服务器读取响应数据的超时时间。
      • proxy_send_timeout:设置向后端服务器传输请求数据的超时时间。

    具体的nginx.conf配置如下:

    http{  
        proxy_connect_timeout 10;  
        proxy_read_timeout 120;  
        proxy_send_timeout 10;  
        proxy_buffering on;  
        client_body_buffer_size 512k;  
        proxy_buffers 4 64k;  
        proxy_buffer_size 16k;  
        proxy_busy_buffers_size 128k;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 128k;  
        proxy_temp_path /soft/nginx/temp_buffer;  
    }
    

    上述的缓冲区参数,是基于每个请求分配的空间,而并不是所有请求的共享空间。当然,具体的参数值还需要根据业务去决定,要综合考虑机器的内存以及每个请求的平均数据大小。

    1.3.2 Nginx缓存机制

    对于性能优化而言,缓存是一种能够大幅度提升性能的方案,因此几乎可以在各处都能看见缓存,如客户端缓存、代理缓存、服务器缓存等等,Nginx的缓存则属于代理缓存的一种。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加入缓存带来的优势额外明显:

    • 减少了再次向后端或文件服务器请求资源的带宽消耗
    • 降低了下游服务器的访问压力,提升系统整体吞吐
    • 缩短了响应时间,提升了加载速度,打开页面的速度更快

    那么在Nginx中,又该如何配置代理缓存呢?先来看看缓存相关的配置项:

    • proxy_cache_path:代理缓存的路径。
      语法:
      proxy_cache_path
      path [levels=levels] [use_temp_path=on|off]
      keys_zone=name:size
      [inactive=time] [max_size=size]
      [manager_files=number] [manager_sleep=time]
      [manager_threshold=time] [loader_files=number]
      [loader_sleep=time] [loader_threshold=time]
      [purger=on|off] [purger_files=number]
      [purger_sleep=time] [purger_threshold=time];
      解释一下每个参数项的含义:

      • path:缓存的路径地址。
      • levels:缓存存储的层次结构,最多允许三层目录。
      • use_temp_path:是否使用临时目录。
      • keys_zone:指定一个共享内存空间来存储热点Key(1M可存储8000个Key)
      • inactive:设置缓存多长时间未被访问后删除(默认是十分钟)。
      • max_size:允许缓存的最大存储空间,超出后会基于LRU算法移除缓存,Nginx会创建一个Cache manager的进程移除数据,也可以通过purge方式
      • manager_filesmanager进程每次移除缓存文件数量的上限。
      • manager_sleepmanager进程每次移除缓存文件的时间上限。
      • manager_thresholdmanager进程每次移除缓存后的间隔时间。
      • loader_files:重启Nginx载入缓存时,每次加载的个数,默认100。
      • loader_sleep:每次载入时,允许的最大时间上限,默认200ms。
      • loader_threshold:一次载入后,停顿的时间间隔,默认50ms。
      • purger:是否开启purge方式移除数据。
      • purger_files:每次移除缓存文件时的数量。
      • purger_sleep:每次移除时,允许消耗的最大时间。
      • purger_threshold:每次移除完成后,停顿的间隔时间。
    • proxy_cache:开启或关闭代理缓存,开启时需要指定一个共享内存区域。
      语法:proxy_cache zone | off;zone为内存区域的名称,即上面中keys_zone设置的名称。

    • proxy_cache_key:定义如何生成缓存的键。
      语法:proxy_cache_key string;
      string为生成Key的规则,如$scheme$proxy_host$request_uri

    • proxy_cache_valid:缓存生效的状态码与过期时间。
      语法:proxy_cache_valid [code ...] time;
      code为状态码,time为有效时间,可以根据状态码设置不同的缓存时间。
      例如:proxy_cache_valid 200 302 30m;

    • proxy_cache_min_uses:设置资源被请求多少次后被缓存。
      语法:proxy_cache_min_uses number;
      number为次数,默认为1。

    • proxy_cache_use_stale:当后端出现异常时,是否允许Nginx返回缓存作为响应。
      语法:proxy_cache_use_stale error;
      error为错误类型,可配置timeout|invalid_header|updating|http_500...

    • proxy_cache_lock:对于相同的请求,是否开启锁机制,只允许一个请求发往后端。
      语法:proxy_cache_lock on | off;

    • proxy_cache_lock_timeout:配置锁超时机制,超出规定时间后会释放请求。
      proxy_cache_lock_timeout time;

    • proxy_cache_methods:设置对于那些HTTP方法开启缓存。
      语法:proxy_cache_methods method;method为请求方法类型,如GET、HEAD等。

    • proxy_no_cache:定义不存储缓存的条件,符合时不会保存。
      语法:proxy_no_cache string...;
      string为条件,例如$cookie_nocache $arg_nocache $arg_comment;

    • proxy_cache_bypass:定义不读取缓存的条件,符合时不会从缓存中读取。
      语法:proxy_cache_bypass string...;和上面proxy_no_cache的配置方法类似。

    • add_header:往响应头中添加字段信息。
      语法:add_header fieldName fieldValue;

    • $upstream_cache_status:记录了缓存是否命中的信息,存在多种情况:

      • MISS:请求未命中缓存。
      • HIT:请求命中缓存。
      • EXPIRED:请求命中缓存但缓存已过期。
      • STALE:请求命中了陈旧缓存。
      • REVALIDDATED:Nginx验证陈旧缓存依然有效。
      • UPDATING:命中的缓存内容陈旧,但正在更新缓存。
      • BYPASS:响应结果是从原始服务器获取的。

    对于Nginx中的缓存配置项大概了解后,接着来配置一下Nginx代理缓存:

    http{  
        # 设置缓存的目录,并且内存中缓存区名为hot_cache,大小为128m,  
        # 三天未被访问过的缓存自动清楚,磁盘中缓存的最大容量为2GB。
        proxy_cache_path /soft/nginx/cache levels=1:2 keys_zone=hot_cache:128m inactive=3d max_size=2g;  
          
        server{  
            location / {  
                # 使用名为nginx_cache的缓存空间  
                proxy_cache hot_cache;  
                # 对于200、206、304、301、302状态码的数据缓存1天  
                proxy_cache_valid 200 206 304 301 302 1d;  
                # 对于其他状态的数据缓存30分钟  
                proxy_cache_valid any 30m;  
                # 定义生成缓存键的规则(请求的url+参数作为key)  
                proxy_cache_key $host$uri$is_args$args;  
                # 资源至少被重复访问三次后再加入缓存  
                proxy_cache_min_uses 3;  
                # 出现重复请求时,只让一个去后端读数据,其他的从缓存中读取  
                proxy_cache_lock on;  
                # 上面的锁超时时间为3s,超过3s未获取数据,其他请求直接去后端  
                proxy_cache_lock_timeout 3s;  
                # 对于请求参数或cookie中声明了不缓存的数据,不再加入缓存  
                proxy_no_cache $cookie_nocache $arg_nocache $arg_comment;  
                # 在响应头中添加一个缓存是否命中的状态(便于调试)  
                add_header Cache-status $upstream_cache_status;  
            }  
        }  
    }
    

    1.3.3 缓存清理

    当缓存过多时,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导致磁盘空间被“吃光”,因此我们需要一套完善的缓存清理机制去删除缓存,在之前的proxy_cache_path参数中有purger相关的选项,开启后可以帮我们自动清理缓存,但遗憾的是:purger系列参数只有商业版的NginxPlus才能使用,需要付费才可使用

    不过可以通过强大的第三方模块ngx_cache_purge来替代,先来安装一下该插件:

    1. 首先去到Nginx的安装目录下,创建一个cache_purge目录:
      mkdir cache_purge && cd cache_purge
    2. 通过wget指令从github上拉取安装包的压缩文件并解压:
      拉取:wget https://github.com/FRiCKLE/ngx_cache_purge/archive/2.3.tar.gz
      解压:tar -xvzf 2.3.tar.gz
    3. 再次去到之前Nginx的解压目录下:
      cd /soft/nginx/nginx1.21.6
    4. 重新构建一次Nginx,通过--add-module的指令添加刚刚的第三方模块:
      ./configure --prefix=/soft/nginx/ --add-module=/soft/nginx/cache_purge/ngx_cache_purge-2.3/
    5. 重新根据刚刚构建的Nginx,再次编译一下,但切记不要make install
      执行编译命令:make
    6. 删除之前Nginx的启动文件,不放心的也可以移动到其他位置:
      rm -rf /soft/nginx/sbin/nginx
    7. 从生成的objs目录中,重新复制一个Nginx的启动文件到原来的位置:
      cp objs/nginx /soft/nginx/sbin/nginx

    至此,第三方缓存清除模块ngx_cache_purge就安装完成了,接下来稍微修改一下nginx.conf配置,再添加一条location规则:

    location ~ /purge(/.*) {  
      # 配置可以执行清除操作的IP(线上可以配置成内网机器)  
      # allow 127.0.0.1; # 代表本机  
      allow all; # 代表允许任意IP清除缓存  
      proxy_cache_purge $host$1$is_args$args;  
    }
    

    然后再重启Nginx,接下来即可通过http://xxx/purge/xx的方式清除缓存。

    1.4 Nginx实现IP黑白名单

    有时候往往有些需求,可能某些接口只能开放给对应的合作商,或者购买/接入API的合作伙伴,那么此时就需要实现类似于IP白名单的功能。而有时候有些恶意攻击者或爬虫程序,被识别后需要禁止其再次访问网站,因此也需要实现IP黑名单。那么这些功能无需交由后端实现,可直接在Nginx中处理。

    Nginx做黑白名单机制,主要是通过allowdeny配置项来实现:

    允许指定的IP访问,可以用于实现白名单
    allow xxx.xxx.xxx.xxx;  
    
    禁止指定的IP访问,可以用于实现黑名单
    deny xxx.xxx.xxx.xxx; 
    

    要同时屏蔽/开放多个IP访问时,如果所有IP全部写在nginx.conf文件中定然是不显示的,这种方式比较冗余,那么可以新建两个文件BlocksIP.conf、WhiteIP.conf

    
    # --------黑名单:BlocksIP.conf---------  
    deny 192.177.12.222; # 屏蔽192.177.12.222访问  
    deny 192.177.44.201; # 屏蔽192.177.44.201访问  
    deny 127.0.0.0/8; # 屏蔽127.0.0.1到127.255.255.254网段中的所有IP访问  
      
    # --------白名单:WhiteIP.conf---------  
    allow 192.177.12.222; # 允许192.177.12.222访问  
    allow 192.177.44.201; # 允许192.177.44.201访问  
    allow 127.45.0.0/16; # 允许127.45.0.1到127.45.255.254网段中的所有IP访问  
    deny all; # 除开上述IP外,其他IP全部禁止访问  
    

    分别将要禁止/开放的IP添加到对应的文件后,可以再将这两个文件在nginx.conf中导入:

    http{  
        # 屏蔽该文件中的所有IP  
        include /soft/nginx/IP/BlocksIP.conf;   
     server{  
        location xxx {  
            # 某一系列接口只开放给白名单中的IP  
            include /soft/nginx/IP/blockip.conf;   
        }  
     }  
    }
    

    对于文件具体在哪儿导入,这个也并非随意的,如果要整站屏蔽/开放就在http中导入,如果只需要一个域名下屏蔽/开放就在sever中导入,如果只需要针对于某一系列接口屏蔽/开放IP,那么就在location中导入。

    当然,上述只是最简单的IP黑/白名单实现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ngx_http_geo_module、ngx_http_geo_module第三方库去实现(这种方式可以按地区、国家进行屏蔽,并且提供了IP库)

    1.5 Nginx跨域配置

    跨域问题在之前的单体架构开发中,其实是比较少见的问题,除非是需要接入第三方SDK时,才需要处理此问题。但随着现在前后端分离、分布式架构的流行,跨域问题也成为了每个Java开发必须要懂得解决的一个问题。

    1.5.1 跨域问题产生的原因

    产生跨域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 同源策略,为了保证用户信息安全,防止恶意网站窃取数据,同源策略是必须的,否则cookie可以共享。由于http无状态协议通常会借助cookie来实现有状态的信息记录,例如用户的身份/密码等,因此一旦cookie被共享,那么会导致用户的身份信息被盗取。

    同源策略主要是指三点相同,协议+域名+端口相同的两个请求,则可以被看做是同源的,但如果其中任意一点存在不同,则代表是两个不同源的请求,同源策略会限制了不同源之间的资源交互。

    1.5.2 Nginx解决跨域问题

    弄明白了跨域问题的产生原因,接下来看看Nginx中又该如何解决跨域呢?其实比较简单,在nginx.conf中稍微添加一点配置即可:

    location / {  
        # 允许跨域的请求,可以自定义变量$http_origin,*表示所有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允许携带cookie请求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 允许跨域请求的方法:GET,POST,OPTIONS,PUT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POST,OPTIONS,PUT';  
        # 允许请求时携带的头部信息,*表示所有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  
        # 允许发送按段获取资源的请求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Content-Length,Content-Range';  
        # 一定要有!!!否则Post请求无法进行跨域!
        # 在发送Post跨域请求前,会以Options方式发送预检请求,服务器接受时才会正式请求  
        if ($request_method = 'OPTIONS')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Max-Age' 1728000;  
            add_header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add_header 'Content-Length' 0;  
            # 对于Options方式的请求返回204,表示接受跨域请求  
            return 204;  
        }  
    }
    

    nginx.conf文件加上如上配置后,跨域请求即可生效了。

    1.6 Nginx防盗链设计

    首先了解一下何谓盗链:盗链即是指外部网站引入当前网站的资源对外展示 ,来举个简单的例子理解:

    好比壁纸网站X站、Y站,X站是一点点去购买版权、签约作者的方式,从而积累了海量的壁纸素材,但Y站由于资金等各方面的原因,就直接通过<img src="X站/xxx.jpg" />这种方式照搬了X站的所有壁纸资源,继而提供给用户下载。
    那么如果我们自己是这个X站的Boss,心中必然不爽,那么此时又该如何屏蔽这类问题呢?那么接下来要叙说的防盗链 登场了

    Nginx的防盗链机制实现,跟一个头部字段:Referer有关,该字段主要描述了当前请求是从哪儿发出的,那么在Nginx中就可获取该值,然后判断是否为本站的资源引用请求,如果不是则不允许访问。Nginx中存在一个配置项为valid_referers,正好可以满足前面的需求,语法如下:
    valid_referers none | blocked | server_names | string ...;

    • none:表示接受没有Referer字段的HTTP请求访问。
    • blocked:表示允许http://https//以外的请求访问。
    • server_names:资源的白名单,这里可以指定允许访问的域名。
    • string:可自定义字符串,支配通配符、正则表达式写法。

    简单了解语法后,接下来的实现如下:

    # 在动静分离的location中开启防盗链机制  
    location ~ .*\.(html|htm|gif|jpg|jpeg|bmp|png|ico|txt|js|css){  
        # 最后面的值在上线前可配置为允许的域名地址  
        valid_referers blocked 192.168.12.129;  
        if ($invalid_referer) {  
            # 可以配置成返回一张禁止盗取的图片  
            # rewrite   ^/ http://xx.xx.com/NO.jpg;  
            # 也可直接返回403  
            return   403;  
        }  
          
        root   /soft/nginx/static_resources;  
        expires 7d;  
    }
    

    根据上述中的内容配置后,就已经通过Nginx实现了最基本的防盗链机制,最后只需要额外重启一下就好啦!当然,对于防盗链机制实现这块,也有专门的第三方模块ngx_http_accesskey_module实现了更为完善的设计

    注意:防盗链机制无法解决爬虫伪造referers信息的这种方式抓取数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ginx之资源压缩,大文件传输,缓冲区,缓冲机制,IP黑白名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ln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