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想要表达的欲望。
喜欢浪漫且独立的风格,喜欢冷淡的个性。
总之喜欢有独立意义的任何风格的人事物。
这些是生活的养料。
是发现生活的美的。
早上9点醒来,或许是10点,反正没睡醒,但是又要起来吃早餐,就冲了一盒泡面吃,吃完了以后继续躺在床上刷小红书,每次一拿起手机,什么计划啊,梦想啊,都抛诸脑后了,一边刷一边又特别的自责,但手还是不停地刷,还是会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什么,什么奇葩婆婆,渣男男朋友之类的,然后各种博主的消息。
觉得无聊了,空虚了,就会想起之前谈恋爱怎么怎么样,然后越想越不甘心,觉得老范压根配不上我,我也不爱他,然后就打电话给他,想骂他,但是呢,又觉得自己这样莫名其妙,有毛病。就不想说话了。然后就啥都不想说,又喜欢去想去回看那些不开心的事情。话说今天老范是上通班。就顺便看封面好看,买了本书,就当开盲盒了,不知道内容如何,反正看评论是不错的。
中午又要吃饭,看到桌子上一团乱七八糟,更是不想打扫了,简单收拾了一下就淘米,热昨天的剩菜。是的,我也觉得我挺懒,就是喜欢幻想一些成功的事情,但是不做任何行动,然后啊焦虑感立马就来了。然后就列计划,行动一下下。
就比如刚刚,本来列好了计划要看CPA的,结果呢,吃完晚饭拿起手机,又顿时没了心情。看到小红书有博主在读《夜晚的潜水艇》又心喜买下了这本书。
这两天在看《金融家》,内容确实不错的,越看越想看,里面出现的人物又多,人物与人物之间又互相关联,佩服作者的写作功底。有时候虽然也分不清谁是谁,人物的特性,经常会忘记哦,之前还有这个人物出现,作者也许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每当人物重新出场的,就会反应人物之前的性格特点,或者是记忆点,又能让人联想到,又能发现,哦,原来这个人物和这个人物之间还有这样的关联。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关性。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和莱农一样,花一个月的时间哪儿都不去,就只看书。然后发现,如果手机在身边,压根就实现不了。
s有时对自己这种“手机上瘾”还是摇摇头表示笑一笑的,初中时时电脑,然后是手机。你说是它们的原因吧,也不是。你说不是吧,也是。毕竟你处在信息中的话,就是会不自觉地失去思考的能力。那种被洗脑还不自知的麻木感。哦,和鸦片类似。所以经常有人调侃历史书上那些吸着鸦片的清末人的形象,和现代人沉迷手机的形象如出一辙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