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辞职去学英语的时候,我已经在日企工作了6年。
别人随口而出的是“Sorry’’ ,而我说的是:すみません(对不起, si mi ma sen)
翻开教材,直接怀疑自己的英语是不是零基础,只认识Who,What, Can , I, You,之类的。
听力题,听完一段英语录音,同学们哈哈大笑,我却沉默是金,因为一个字也听不懂。
即使这样的底子,两年时间以后,英语方面该拿的证全拿下来了。
学好英语,只要傻傻的两招就够了!
既来之,则安之
成年人的时间很宝贵,如果没有万不得已,非要不可的理由,就别浪费时间,别折磨自己学英语。没有明确的目标,最好是不要开始。
否则,英语没学好,还给自己贴上“我没有意志力”“我不行”的标签,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
我7年前下定决心去学的目标就是一定要学会,非学会不可。因为我没有大学本科的学历。
既没有背景,又没有学历的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求生存是很艰难的。而且我已经在日企工作过6年,深深的了解日企的文化和我的规划是不谋合的,如果我要脱离日企,想要进入欧美企业,英语是必须的,是基础。
如果有了非要不可的决心,脚踏实地的累积,学习任何新的知识都不是问题。
如果说累积的时间是一定的,那么累积的速度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有些人一天学习8个小时,一个月累积学习240个小时。
有些人一天学习1个小时,一个月才累积学些30个小时。
同样是一个月的自然月,所累积的结果就大不一样了。
学好英语,只要傻傻的两招就够了!
语言学习没有捷径可走!
一天到晚想着走捷径的人,实际上是一种投机主义。
觉得背单词很难,学语法很枯燥,背课文太傻,练习听力又觉得自己水平不够听不懂。
这些都是学习态度有问题。
我当时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学完一篇文章,就背诵完一篇,都是老师要用两天时间才能分析完的长文。
背诵是非常有用的,同时解决听力,语法,语感等问题。
有些人说,我背不下来呀。我想说,那你的英语是不是非要不可?
当然,会背了以后,随着新文章的学习以及背诵,把之前背好的忘记了,属于正常。
你不可能一直记得你所有背过的文章。
背诵的意义在于背诵的过程,揣摩语法,以及练习语感。
其次就是听写。
听说读写,这个顺序其实就是先会听,再会说,再是读,最后才会写。
婴儿的母语学习也遵循这个规律,比如说孩子开口学说话,一般是1岁9个月左右。
那么它一出生之后,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它都是听家里人说话的,还不会说话的时候,能听懂大人的意思,并按照大人的指示去完成一些动作。
回归到婴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其实我们正儿八经的学一门外语,正确的流程也应该是这样。
只是,作为成年人,我们不再愿意耐心的等待学习“爸爸妈妈”这样的词学个几个月了,我们的智商也不至于是婴儿时期了。
但是通过练习听写来学英语,非常管用。因为那些老外讲话的“连读”,“弱读”,在听写中可以充分得到练习。
讲良心话,这个挺痛苦的。
我曾经利用一个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听写教材文章,全程边听边写,边暂停,不断倒带重听,再校正,一篇10分钟的文章,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听写下来。
这3个小时不带休息的,会有头晕想吐的感觉。坚持了一个暑假,再上课的时候直接和同学拉开差距,甩同学几条街。
通过这个练习,听力题的敏感度提升了,几乎一听内容我就知道会出身体题,看题就能猜得到答案。
后来直接跳级了,到了最高阶的口语班,所有课的老师都是英文授课。听力老师更是变态,听力练习的题材都是脱口秀,或者新闻报道。
当听力过关以后,口语能力是自然而然的提高,并不需要去英语角练习口语了。
见过很多种英语角,都是那么一大群中国人围着一两个老外,问些无聊的问题,
后来就再也不去了。
这种扎扎实实的学习,虽然后来在职场,除了面试的时候用英文自我介绍了以外,再也没用过英语,但是听力敏感度和阅读能力还是有一点的,口语是说不出来了,写文章也组织不了句型了。
所以说,牛逼的学会过,又轻易的淡忘了。
如果你的职业规划里或者事业规划里,没有非英语不可,不太建议你浪费时间学一门使用率很低的外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