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木家达
石湫西元村也承载着我和妹妹的童年记忆。姐姐结婚后第二年,外甥女就出生了,姐姐的公婆死的早,没人帮她照顾女儿,为了挣工分她只得把女儿带到田间,边劳动边照看。因此一到寒暑假,她就会邀请我和妹妹帮她带女儿。
帮姐姐带小孩最大的好处,她会经常买肉给我改善伙食,或者煎个香喷喷、油汪汪的鸡蛋放在我的碗上。另外,在姐姐家我即使睡难觉或偶然在外面闯了祸,也不会挨骂,既有好吃的又自由自在,所以,只要她一召唤我立即去她家,那时候的妹妹也是这样。
在姐姐家时间长了,门前房后,左邻右舍慢慢都熟悉了。有时带着外甥女串门,我与村上的小伙伴们打得火热;有时跟着村上的玩伴们去村边水塘摸鱼捉虾;有时替姐姐家去割鹅草、看牛,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考上警校之后去姐姐家才越来越越少。
正是因为有如此长时间、大跨度呆在姐姐家的经历,对她所在的生产队一家一户情况了如指掌,甚至于能叫出大部分人姓名或绰号或乳名,如,“王小二” “贵宝” “贵生” “六宝” “金生”等等,数十年过去了,现在我只要见到他们的背影一样能叫上他们的名字。
在姐姐家吃过午饭后,亲戚们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我就拽着姐姐带我绕西元村转悠,挨家挨户给大家拜年,几乎每年如此。这已成为一种固定的生活模式。
刚走出姐姐家的院子我们正要左转,恰逢两位熟悉的老哥从眼前经过,一看是“贵生”和“王小二”,我急忙上去打招呼,给他们二位各递上一支烟,我与他们彼此寒暄过后,提出大家合个影,他们爽快地答应了。
接着我和姐姐继续沿着村路由东往西行走,此时的天空突然飘起了毛毛细雨。我和姐姐边走边聊天,路的两边有新建起来的运动场地;家家户户门前停着漂亮的小汽车;宽敞的柏油马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小洋楼,感觉今非昔比!现在农民的生活真是一年更比一年好。
把整个西元村绕了一圈,雨越下越大,这时姐姐说:
“兄弟啊,时间不早了,我们快回家吧,家里人还等我回去烧晚饭给你们吃,下次你我再带你玩吧”。
回到姐姐家,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她家我小时候看书学习房子里,清晨起床后背课文、写作业、做数学题情景仍浮现在脑海中,抚今忆昔,感慨万千,时间过得真快啊!我已从当年的那个英俊少年,现如今己成为年近花甲的老人。
晚饭后,在回城的路上,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在我的耳边久久回荡。
2023年2月14日夜写于央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