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应该多多少少都听说过,“内卷”这个词吧?人人都在说的“内卷”到底是个啥~
内卷作为社会学概念,起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1963年的著作《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
与内卷(involution)对应的是进化(evolution)
格尔茨使用这个概念,是要回答在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的爪哇岛,为何没有像距离临近的其他岛屿那样向资本和技术密集方向发展,而是不断向劳动密集型方向发展。在这个宏观的层面上,“内卷”要回答的问题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模式为什么没有“进化”。
简单来说,只是低层次的激烈竞争,不能让行业进化到更高的阶段,这就是“内卷”。大家越努力,造成的无谓损耗反而越大,而“蛋糕”却还是原来那么大,可是吃蛋糕的人和吃到蛋糕的难度却都增加了。
1932年,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在一篇文章中区分了增长(Growth)和发展(Development)的区别,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内卷”:稳定而可见的增长,会抑制真正具有新颖性的发展。
“内卷”这个概念,提醒着一种“模式的刚性”。也就是说一种缓慢的增长,会压抑我们去改变的迫切,直到来不及。
然而最近频繁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内卷”,却有些脱离了原本的意思。我们并没有像前面提到的经济学家那样去言指经济模式的进化,而是在描述当下生活的“难”。
我们现在常说的“内卷”,不仅仅指为了有竞争优势付出了太多,更多的是指自己在一直重复做着无意义的事情。好像是人被迫封闭在“无出路”的“内”部,被迫折叠“卷”起自己,被困在其中,而越卷曲,人的生活空间也就越小。
比如“996”,可是工资却没有增加,但是有人为了竞争,想升职,就选择主动加班,而其他员工害怕自己不加班显得不努力或者因此被炒,于是也跟着加起班来。如果公司业绩因此没有变得更好,大家并没有多挣到钱,还很累地日复一日加班,这种自我重复、自我消耗,正是“内卷”的体现。
现在人们所用的“内卷”,更多是表达一种发泄,展现出对稀缺资源的无力,在主动和被动激烈竞争中的困苦,以及对竞争中恶意和荒谬之人的讽刺与无可奈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