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张家
我要写的第八家是张建英师傅家。
第一代
初识张建英师傅是我在韦曲供电站实习时,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登记陈六信师傅的线路变压器信息,从门口走进一个穿戴整齐的师傅,我对他笑了笑,因为只要到站上来的人,几乎都是有事要办,都是用电客户,我必须打声招呼。
他看了我一眼,问我们李米荣师傅:“这就是咱们单位新来的学生娃?”
“是的”李师傅答道,又转过头给我介绍:“这是咱们单位的张建英师傅,就住在咱们这座楼上”。我赶紧说:“张师傅好!”
张师傅对我说:“好好干,将来局里都是你们年轻人的世事。”我笑着点点头。
他转身与站上的其他师傅去说话,张师傅的嘴很能说,似乎对国内外的大事他都知道。
后来,我在韦曲供电站实习时间长了,也见到了张师傅的爱人,她和蔼可亲。站上师傅告诉我,他们家教很严,几个孩子都很听话。
其实,我与张师傅虽在一个单位,但没有共过事,不是很熟,关于他的种种“事迹”别人八卦过,我不想谈论,因为那是发生在我进局以前的事。
张师傅1991年退休,大儿子张敏学接班;但1998年农网改造工程开始,张师傅又被单位返聘,一直干到2009年。
张师傅能被单位返聘,说明张师傅的技术过硬!
第二代
张师傅的三个儿子从1991年相继进局,我们成为同事,在工作中经常有联系的先是他的大儿子,后是小儿子,二儿子在工作中没有交往,但我们在单身楼住时关系还不错。
我与张师傅一家的熟悉,是从2003年3月他的小儿子到我们科以后才熟悉的,也是从那时起,我与他们一家才成为好朋友。
大儿子
张师傅的大儿子张敏学接班后,被分配在引镇供电站工作,管理鸣犊地区的线路。他“继承”了他父亲能说的优点,但工作干的不好,他管理的客户经常欠费,我当年与郝毅彬局长就是给他催费!
1995年张敏学调动到斗门供电站工作,还有鸣犊的客户跑47公里的路,到斗门供电站问他要钱!从长安的最东边到最西边,穿过了整个长安县,可见他当时从鸣犊走时的狼狈。
后来也不知啥原因,他竟然当上了斗门供电所的所长(因为农电不归我管,个中奇巧不得而知)。人已走进斗门供电所,但闻鸟声绕耳,因为张敏学喜欢养鸟。工作可想而知,不到一年,所长一职被撤,调往韦南供电站工作。
因为他一直在老家王寺街道大苏村居住,以工作不方便为由,2011年再次申请调动到斗门供电站工作。
有一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到斗门供电站后,他的宿舍里就是鸟的世界,人们经常见到石匣村的电工王小荣给他干活,线路上的活不说,还给他擦皮鞋、给他家里干各种私活。2015年石匣村抄表到户后,再也没有见到王小荣给他干活了。
2016年10月,成立西咸供电公司,张敏学申请去了西咸供电公司。
二儿子
张师傅的二儿子张敏军,1992年从部队复员进局。他没有在家里住,而是住在单身楼上,小伙子文艺不错,每天下班后拉手风琴,悠扬的琴音充满楼道。
他很热情,做了好吃的饭菜经常邀请邻居品尝;谁有个难事也出手想帮。记得我当时没有晾衣架,他利用休息时间给我用粗铁丝做了八个衣架,直到现在我还用着。
张敏军先在施工班,后调动到网改办工作,负责农网改造工程十多年了,兢兢业业,受到客户的好评。
三儿子
张师傅的三儿子张敏良1994年从部队复员,进入长安电力局后,在王曲供电站工作。
小伙子工作认真,很快就成为站长的得力助手,工作干的风气云涌,1999年被提拔为站长,是年轻的站长。
2001年长安供电分公司创一流,王曲供电站是先进班站,被作为基层班站的代表。周末要求加班,我负责王曲供电站用电资料的检查。在资料室,我打开柜子,看见营销资料整整齐齐排列五大盒子,每个盒子标签、目录都标注的非常醒目。在那个年代,计算机还没有普遍,张敏良就在街道的复印室打印标签和目录。他做事追求完美!
我对资料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有问题的地方指出来,让班站职工进行改正。
从此,我对张敏良的印象非常好!
2003年3月,科里需要一名电费专责,我力争把张敏良从班站调到了科室。虽然张敏良对电价和电脑不是很熟悉,但是,他善于学习,做事认真负责,我相信他一定会很快适应工作。
2004年6月,在核销陈欠电费工作中,张敏良的工作发挥到极致,利用一切熟人关系,取得倒闭企业的证明。他与我一起跑企业、街办、工商局,取得核销证明36份,核销了倒闭小企业64万元的陈欠电费,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电费回收难题。
在此我要感谢两个人,他们是长安剧团团长王升堂(王升堂是陕西著名的丑角演员)的两个儿子,王伟和王毅。王伟当时是工商局的一名科长,对我们调阅倒闭企业的工商执照提供了很大帮助;他弟弟王毅是兴隆街办财政所的副所长,协助我们联系兴隆街办的工业办,对兴隆街办的倒闭企业进行取证功不可没。
王毅就是张敏良的战友,我和王升堂老师比较熟悉,所以我们是在为公办事的同时利用了私人关系。
张敏良当时不到35岁,正是人生的好年华,他工作积极,办事稳妥,在我们科里是我的得力助手。他妈妈也经常对我说:“对敏良要严格要求!”那一位年轻人不希望出人头地呢?我理解他妈妈的话。
2008年8月,因工作需要,我将张敏良工作进行了调整,让他负责报装接电工作,在此岗位上他迎来了人生的“鼎盛王朝”!
报装接电工作,主要负责客户新架变压器的接洽工程,他每天忙得团团转,工作风风火火,白天去现场勘测,晚上加班出供电方案。他在付出、努力的同时,分局给了他各种先进的荣誉,有先进工作者,有优秀党员、有学习标兵,等等等等。
2014年3月,他提升为网改办主任!我替他高兴,他没有辜负我对他11年的培养!我们科里终于有同事提拔了!
但三个月后,他被调离,不知何因?一年后,又任命他为安监科科长,但干了不到九个月,又被免去。此后,他郁郁寡欢,在工会主席的岗位上干到2021年初,被调动到我们的多经企业。他最终是一名专责,没有提拔!太可惜了。
张敏良在我们科工作,是他人生最好的十一年!每个人的机遇很重要,关键看自己能否很好的抓住!
张敏良的爱人梁巧凤也是我的同事,先在校表班工作,后到用电检查班工作。无论在那个岗位,都能积极肯干,并能带动身边的年轻人主动干好班里工作,是一名不错的员工。
第三代
张师傅大儿子的女儿张洁馨,2010年进入长安供电分公司工作,她是部队复员,经过三年技校培训入职的,具备了基本的电力基础知识,因此入职后,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孩子在沣峪供电站主要从事内勤工作,整理营销资料,推营销系统流程。记得我们的186营销系统升级后,我来不急培训,都是现场演示,我让她负责记录我推计量故障处理、综合变压器关口计量表计安装、违窃流程等的步骤,然后发给各班组的内勤人员。
她非常好学,在工作中有什么不会的,不是打电话问科室的专责,就是当面请教,手头经常拿着一个笔记本,随时做好记录。
后记
张师傅的家教是在我与张敏良在一个科室工作后领教的。
张师傅家孩子多,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孙子共有8个,除夕晚上他要求全家人都必须回老家在一起吃年夜饭。
记得有一年除夕,雪好大,张敏良的孩子还小,本来不打算回老家去,他父亲在电话中说:“我去接你吧!”张敏良听到父亲严肃的声音,给我说:“科长,那我先走了。”
他们家三个儿子都在我们单位,只要他父亲在场,没有一个人出声。
张师傅一家人都非常爱好,见到的每个人都收拾得利利索索。他的大儿子皮鞋总是擦的油光锃亮 ,一尘不染 ;三儿子,办公室总是干干净净,整洁有序。
三儿子媳妇说,她才结婚时,家里的床铺被张敏良收拾得平平展展,她中午都不敢睡,怕自己收拾不好,只好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因为张敏良当过兵,床铺收拾按军事化标准,随着时间的转移,媳妇也被训练得出师了!
张师傅的爱人腿疼,难以走路,在西京医院做了膝盖骨更换手术,在家里休养时,我去家里看望她,看见三个儿媳都在,好羡慕她有福分。
如今80多岁的张师傅,四世同堂,享受天伦之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