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欧洲新锐神经科学家乔瓦尼·弗契多创作的一本有关亲密关系的书籍。
作者通过讲述5个小故事,将文学,艺术和科学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其中有40岁还单身的摄影师安妮塔;以闰年作为特殊亲密仪式的艾登和卡丽;分别为焦虑依恋型和恐惧依恋型的斯科特与利亚姆相爱相杀的爱情;在爱情花园中艰难前行的保罗;在与父亲最后相处的时间消除父亲认同了的画家艾米;不禁让人也惋惜而动人的莫里斯和玛格。
二、我的感触
1. 将理性应用在情感等方面会是弊大于利。
如果仅凭对比好处和坏处、强项和弱项,我们就能理智地改变自己的倾向,将混乱变为有序,这会有多便利。然而,理性或者说过度的计算,对与我们人生的某些方面而言弊大于利。
我们不能通过分析预测自己的感觉。同样,我们也不能预见恋爱的结果。影响我们做出差决定的各种因素中,总有一些在理性的逻辑中会完全藏匿踪迹。也就是说,理性地讲道理可能会扼杀情感,让人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继而做出糟糕的决定。
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斯(Eva Ilouz)运用市场经济学的知识做了个精彩绝伦的分析,来解释为何当今社会人们在挑选伴侣上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总结来说,她认为恋爱选择和伴侣选择的整体新生态意识已然蔓延到约会和相亲的舞台了。更加自主的网络约会软件等带来的更多选择,促使我们改变寻求和判断合适伴侣的方法。选择越多,我们越不会只守着一棵树。五彩斑斓的舞台反而让人的吸引力降低了。我们有了过多的选择权,所以更难去欣赏每个可选择的对象的价值。换句话说,当选择少的时候,每个候选者就更容易彰显出个人魅力,我们也更容易产生喜爱的心理。
将爱情和婚姻归结为奇妙的命运是件简单的事情。同时,我们又希望能够打破命运的枷锁,将人生打造成自己认可、足以安放我们诸多梦想的样子。但人类的天性总是试图压抑内心对不确定事物的渴求和呐喊。我们喜欢预测事情的开始和结束,约束未来,熄灭自己对终极答案的渴求,甚至在应对情感问题的时候,也认为按照一定策略达到预期结果就够了。
其实这就很像我们的潜意识和意识,我们的潜意识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我们是靠这些下意识的进行反应,这些意识的理性是不能处理的,潜意识就像一个多头注意力机制,每个头关注的点不同,但他们是并行工作的,我们得出的结论也是综合了所有的注意力的结果,这些是暂时不能靠意识推理得出的,因为数据量太大了。
2. 我们的时间感知在无形中加快。
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感知的变化是多巴胶机制功能衰退导致的。多巴胺的新陈代谢影响着我们体内时钟的快慢。如果抑制了多巴胺系统,那么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就会变得混乱。
当我们还是深陷热恋的少年时,我们总说:“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当年岁渐长,时间加快了步调时,我们开始发觉原来永远也不是那么远。年老后,相伴一生看上去也像是一瞬间的事。我们不再说永远,而更可能会说:“你我的初见仿佛就在昨天。”对于艾登和卡丽而言,他们的初见就在21闰秒之前。
3. 亲密关系就像一座设计繁复的庄园,而爱情则是庄园中的花屋。
对方却发来信息:“先生,谢谢你的邀请。你是个好人,但是我不确定你想要怎样的关系。很抱歉,我并不想要这样的约会。”
指挥家似乎没有领略到这出戏剧的隐藏意味。她认为剧院邀请是想逼迫她深入保罗的生活,要把她锁在屋子里,紧接着就要开始逼婚了。仿佛想跳过欣赏花园的玫瑰香气,就直接要她入住庄园主卧。于是,指挥家忙不迭地撤退了。也许对于这个选择网上交流而非当面约人的小伙儿来说,一个正常约会应当包含的戏剧和浪漫情节有些过头了。
只要他流露出一点兴趣,就会让人以为他是在承诺些什么。
再说回庄园那个比喻。也许,保罗想要的是一个美好而宽敞的冬日花屋。花屋里种满奇特的花草,可供赏玩,既不会引发幽闭恐惧症,又是一处安全的私人领地。但同时,花屋也须得经受住冬季恶劣的天气。这个花屋既温馨又充满未知,它介于“露天花园”那不受控制的放纵(真实存在或在想象之中)和“房子”里面沉闷安稳的誓言之间。它离大门很近,但又跟主卧有些距离。在冬日花屋中,既给双方空间来考虑其他的可能性,又会相应地制定出规则和限制。在这里,两人过往的情感和肉欲得以交织,当下的欲望、恐惧和对未来的希望得以融合。
在亲密关系中最为磨人的,同时也是最具回报的(有争议)挑战是弄清楚对方的想法。当我们愿意探求他人的心迹之时,我们才能发现那些并不明显、不被外人所知的心绪细节,从而参与到对方的生活中去。这就是亲密关系的本质。
4. 父母对孩子过度期望的弊端。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这种特别的羁绊下,奥斯卡诵读出诗的片段,将那段闪闪发光的往事重现在两人面前。奥斯卡借着这首诗歌再次向艾米告别,虽然即将离去,但是艾米就是他最珍贵的遗产。他的女儿是一位艺术家,还有长久的岁月等着她。
在这个满是困惑和感动的夜晚,艾米有了一段难忘的回忆。然而这已足够,任何言语都显得多余。就如给小时候的艾米带去了启迪一样,这首诗现在又播下一颗未来的种子。一个不再有父亲的未来,一个不再怀疑父亲是否认同自己的未来。第二天一早,艾米就开始着手画父亲的肖像画。
父母对子女的认同。子女不是按照其父母的愿望在生活,他们有自己的意志,做父母千万不能把自己的一厢情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否则它就像是时刻戴在孩子头上的一个紧箍咒,虽然他们已经长大成人,但是并没有活出真实的自我。当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被父母异化了,他们因为太过弱小,所以就不得不讨好迎合父母,不让其父母上伤心,长此以往他们就发展不出个性,变成了一个纸片人,外在表现就是乖乖小孩。
5. 博爱就是能爱自己,也能爱别人。
他们听从内心的声音,制定出“滚蛋吧,不开心!”的种种细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享受爱情。这条信仰让他们无论多么迷恋,也要远离那些得不到回应的爱情,远离那些出于各种原因拒绝爱情的人。
大家待在莫里斯身边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有让别人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魔力。莫里斯总会换位思考,感悟别人心绪的每一丝细节。虽然他常常是个“厚脸皮”,但从不显得傲慢。他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鼓励大家诚实面对自我,不要认为自己平凡无奇。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愿意来找他。
“你还能怎样,亲爱的?他和我们一样。他如此稀有,一旦出现,你除了说“我愿意”还能说什么?而我们说了愿意,就是愿意。不是吗?”
每个人都是平等,这在畅销书The 5 Love Languages一书中提到的request和demand的区别,在《爱的艺术》中作者更是精彩的分析了一番。
三、本书特色
故事性很强,读起来很轻松。
用词很形象,语言很有文艺范。
经历过的所有苦难会在错综复杂的回忆里打上死结。这些死结蛰伏在我们的身体和思维里,留下带来痛苦的磨痕,也影响着我们对待亲密关系的方式。但是这种创伤并不总是无药可医,治愈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基因、脑部神经网络、生活环境等方面,都能找到缓解创伤后遗症的入手点。
四、我的看法
将文学,艺术和科学结合的一本书,读起来并不累,让人享受之中并获得了认识,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养育心智的过程。在想,如果有类似的书就更好了,可是又一想,这样的书难道不就是低阶版的文学名著吗?
想起一直想读的《战争与和平》,这些书在享受的过程中,我们也被同化,虽然同化的有点慢,因为作者只勾勒出了大致方向,细节、方法论的东西并没有给出,可是这些细枝末节因人而异,更应该我们需要自己生成才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