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今天打捞了一样东西。
- 1.打捞东西的介绍。
先看一下打捞得来的东西。这东西在老家称作pia ri(zi), 具体如果用来盛放饺子的话,就称为jiao ri(zi) pia pia。(注意区别于pa pa),这里的ri是zi的意思。老家喜欢用叠音,现在看来,这叠音的名字把一个东西叫得很有可爱劲。
但我实在不知道这汉字怎么写。在网上搜了一下,称作饺子帘,也有叫做箅子、垫的。下面就估且叫作饺子帘吧。
image.png
- 2.打捞过程。
不知什么时间,这饺子帘给掉到了柜子和墙之间的缝里, 深约2米。在清理厨房时,发现了它。这可能是因为平时还有同类的圆形的饺子帘可以用,就有些遗忘了。
打捞起来是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怎么打捞起来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先是找来一根比较硬的铁丝。结果显得很笨拙,似乎不适合在这细缝里作业。至于为什么第一眼就看上了这笨拙的铁丝,是源于小时候打水时把桶给掉到了井里头,就是用笨拙的铁丝打捞上来的。然而,宽松的饮水井和这细缝显然是不同场景。在这里不灵了!
还好,看到一条较柔软的电线,并想尝试一下,是否一头挂个什么东西,并加502胶,把饺子帘粘上来。(亏能想得出来)
就在这时,发现了饺子帘上还有一个线圈。试想可否给电线头打个钩,并挂上线圈,把帘子吊上来。
很幸运地是,这细缝的宽度刚好容得下,竟然成功地打捞了上来。
隔离即将结果。刚才医护人员上门来做了检测。正常的话,明天是解放日。这打捞工程可算作是隔离期间的一项重要收获。
- 3.饺子帘与毛线坐垫。
这饺子帘是父母制作的,也是民间的伟大发明。如果用平面板子盛放的话,饺子容易粘上。而这饺子帘一方面利用了高粱杆,做到物尽其用;一方面因为高粱杆之间的缝隙而具有天然的透气性。
制作出一个好的饺子帘来,至少有以下几点:
1.保证美观。为了做到这一点,父母会把有杂色的材料放在底层,而颜色均匀、光亮、粗细一致的放在上层。小时候父母在制作时就曾告诉我这一点。
2.符合力学要求。这个帘子的两层是呈90度经纬交叉排布。如果只是简单地同方向叠加两层的话,无法达到效果。
3.挂帘子的线圈必不可少。这看似是个细节,然而却是必须的一个环节。之所以把这个单独地列出来,是因为买的勺子有的留出一个挂孔来,有的则没有。而有挂孔的商家会特别标识出来并展示之。
小小的物件暗藏玄机。记得母亲曾把自己制作的毛线坐垫送给了邻居阿姨。
来自网络的毛线坐垫
阿姨从表面看以为是把一定长度的多束毛线扎在一起得来,就自己准备了一些毛线,并提前自行剪好,来请母亲帮她扎一下。她的意思是提前剪好就可以减轻母亲的劳动量。结果她不知道,这毛线垫子的做法完全不是她想的那样,而是在一个加了一些钉子的框子上缠绕,最后剪开得来。结果阿姨浪费了毛线,惹得母亲哈哈大笑。
- 4.打捞水桶的回忆。
专门记录一下这打捞工程,也是对小时候打捞水桶的一份纪念。
桶掉到井里,桶自然就会在井里,而不会流落到他处。我坚信这一点,并不断尝试打捞之。然而却不是很顺利的事。最后只好告诉自己坚持一百次,如果还不行的话就放弃。就在数到一百的时候,感觉到手上有重物牵引,继续用力,还真得捞了上来!
人生几十年,在很多不想坚持的时候就想起了这件事来,就能从中汲取力量。
如在某一年的新年前夕深夜,累得一点也不想动了,还是坚持把饭碗洗完,想着总不能让不洗的碗过年。之后兴奋之余,写了“坚持歌”:
坚持
坚持
再坚持
只要肯坚持
就一定能把碗洗完。
有时在和孩子互动时,也会把我的坚持歌稍作改动(即把最后一句改一下,如就一定能把作业做完,等等。)念给他。
坚持
坚持
再坚持
只要肯坚持
就一定能把作业做完
虽然屡被全家群起而嘲笑,然而我想终究这坚持的精神会有一些影响力的。
今天同样是打捞,更是唤醒了细节的记忆。并记录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