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已经上了三节课了,文章的主旨都是说这是虚构的一个美好世界,寄托了陶渊明对安乐和平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但我在想,桃花源真的不存在吗?文中有几处确实奇怪,首先长达几百步远的桃花林难道是土生土长的吗?应该会有人料理修剪吧,那么会有谁呢?桃花源中的人应该不会出来。其次,文中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那里的人穿戴竟然和外面的人一样,这有点说不通吧,秦朝距离东晋至少六百多年,应该服饰有较大的变化,不可能一样,且不论语言、习俗的改变了,也许渔人和村里人连语言都不能沟通。最后,刘子骥为什么会突然因病死亡?这是想警告大家不要去寻找桃花源吗?
书中的主角渔人的人设成谜,他是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同时他又心机深沉,缺乏信用,恩将仇报。他从桃花源一出来就去拜见太守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赏赐吗?太守去寻找桃花源的初衷又是什么呢?为了掠夺资源还是单纯好奇呢?
可能是我想多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