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牙龈出血,明明知道虽然这是个小问题,但还是拖了快一年才去看医生。因为我父亲一直也有这个问题,但是他就是不去看,直到最后牙齿松动,不得不拔牙,重新种牙,不但人吃亏,钱也很吃亏。
知易行难,明明知道要去看,但心里还是觉得是不是我只要早晚按时刷牙就能解决这个小问题。就这样一直拖着。
明明知道的事情,为什么执行起来这么难?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到
人为什么既能理性,又能感性?这取决于大脑的两套运行系统,一套是「快思考」,叫做系统1;一套是「慢思考」,叫做系统2。
我称系统1是自动驾驶系统,系统2一个是有意识地,人工执行系统。
系统1、自动驾驶系统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靠大脑的下意识控制和反应。比如穿衣服、系扣子、洗脸等简单行为,都会被系统1记录,编成一套可触发的自动程序。能帮人节省脑力,使我们的生活简单化。
系统2、人工执行系统的运行需要注意力集中,受大脑有意识的操控,因为大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系统2 只能集中精力处理眼前更重要的事。动脑就要消耗能量,所以大脑是非常懒惰的。能不用脑就不用脑,能减少用脑就减少用脑。
我们有了新知,只是放在了系统2,平日里都处于自动驾驶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改变旧的习惯这么难。改变旧习惯就等于是改变多年自动驾驶状态,系统2必须随时监督自己,这样过于耗费能量。而改变旧习惯既是建立新习惯,建立新习惯,就相当于将执行代码加入系统1里面,同时删除就的习惯片段。
如何克服知易行难?
一、建立新习惯最好是放在早上起床后,能量较为充沛的时间里进行,这样能集中管理自己的大脑与行为。包括思考做决策也要用最好的时间段来进行。
二、同时开始的新计划一定要少。哪怕一次就只建立一个新习惯,直到自己能够轻松做这件事为止,再开始建立新的习惯。或者两个不同的行为放再不同的时间段。比如一早一晚,或者在某个强大的习惯后面做个提示。
三、既然系统2喜欢偷懒,就额外找个监督员,比如说建立共同行动的团队。让自己的同志来提醒自己。
四、既然系统1很强大,能不能将要建立的新行为跟系统1提前挂上钩?比如将自己的行为动机清晰化、视觉化、利益放大化。让自己的视觉系统、欲望、情绪都参与其中。
通过思考,我们理清了为何知易行难,再利用这个规律,克服这个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