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发现父母们总是为孩子打游戏的事情而感到苦恼。
昨晚,妈妈人生学校群里有位妈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父母怎么跟青春期的男孩沟通,如何控制玩游戏时长,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我就把大家讨论的一个过程做一个记录。
伙伴A回复:「我觉得青春期的男孩子已经是比较有自己想法的人了,父母认为的好坏,在他那不会直接接受,控制游戏时长,学习,这是一个特别固定且死板的目标。青春期孩子本身就容易是在叛逆期,父母给一个死目标的时候,很可能会得不到配合,甚至说是反抗。而父母也会因为就是达不到目标而更加用力,效果往往不好,进入了对抗状态。」
妈妈继续问:「那父母应该怎么做/怎么沟通好呢?」
伙伴A:「平时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怎么样?」
妈妈:「孩子表面上是和气应允,说:好,知道了。但是还是玩游戏时间长,上网课和作业就比较敷衍。」
伙伴A:「我觉得可以试着找机会不带目的的先聊聊,真正的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伙伴以自己的经历举例)我高中时,叛逆得厉害,不喜欢和爸妈说话。因为我说什么,爸妈都不理会,只会跟我强调作业。但我的成绩也不差。」
妈妈继续问:「是从游戏怎么好玩聊起吗?」
伙伴B可能是接自己上一句说的:「我高中也叛逆,就想自己做主!不想听爸妈的话,就算知道他们说的都对,但是那又怎样?我想用自己的经验去体验现实社会,然后再自己总结经验。但是爸妈好像理解不了这层含义,他们认为这是不听话,会走歪路。」
妈妈说:「不是不让玩游戏,是要知道克制。现在影响到学习了。」
当时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妈妈有点焦虑,我心里觉得,只是玩游戏嘛,妈妈你不要紧张。同时也觉得,到底是不是因为玩游戏才影响到学习的,很难得出结论。妈妈这么说,反而就是在排斥游戏。当然,这是我的想法,且我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现在记录复盘的时候也发现自己没注意妈妈说“如何控制游戏时长”,而单纯以为妈妈有点“排斥游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就自证了「聊天终结者」。
在上述的“审题错误”的情况下,我想表达一点是:妈妈,你不要着急,孩子多玩一会儿游戏也没关系,你觉得影响成绩了,是你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要相信孩子是有自我负责的能力的。但是我觉得这样说出来,妈妈会疑惑:难道我什么都不用做吗?就让孩子这么玩吗?所以我完全放弃使用系统式家庭养育课程里的方法/工具。现在想来是:这门课,我还没熟练掌握!
我就跟着前面的话题说:「我那时也是这样,虽然心里知道应该怎样,知道父母是为我好。但只要父母多说两个字,我就心里烦,有逆反心理。」
我继续说:「人类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放弃动物的生存的本能:我可以自己说了算,我的人生我想尝试着去体验,我也知道可能会出错,所以我需要父母在背后能理解能支持。」
其实我的意思是:不仅要把自主权还给孩子,还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现在看来,跑题了吧。
伙伴A:「 还是好好聊,父母对孩子,永远是引导为上。你知道克制,不代表孩子不知道,关键是如果和孩子沟通不好,父母实际上不了解情况,说的话也不在点子上,很容易招孩子烦,孩子会走的更远。」
我个人觉得伙伴A回复的三个点是我赞同的:1、妈妈可以不带评判地跟孩子聊一下;2、“克制”这个词,不友好,孩子可能会起逆反心理,我始终觉得这个词是否定游戏的价值,孩子也会认为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3、不能确定孩子学习上的波动是因为不控制游戏时长引起的,直接下结论,会引起孩子反感。
妈妈说:「沉迷游戏可不行啊!」
我当时把这位妈妈的困扰发给一位同学,她场面与青春期孩子和孩子家长交流。同学回:第三法。是指《P.E.T.父母效能训练》里的第三法。其实我又忘了第三法应该怎么去表述了,只记得,要用“我”开头来表达我的情绪困扰。哈哈,有可能这么说也是错的。
然后我说:「试着平和地不评判地说出你的担忧情绪。」
伙伴A说:「孩子也许觉得自己没沉迷啊。关键在于引导孩子觉得游戏时间太长不好。你觉得不好,始终只是你的想法。」
妈妈又问:「怎么引导他意识到呢?」
伙伴A:「先听听李松蔚的沟通之道,找一下感觉?我听过后很受启发。另外,你在沟通是,先不要预设一个答案和目标。要不然达不到你的预期目标,你就一直想要达到,你会很累。」
妈妈:「我听听。」
昨天学习的内容是李松蔚的《你和孩子的想法不一样时,50%可能是你错了》,阿狸老师对课程的拆解也很到位,所以把文字拉了出来,提醒妈妈再学习一下。我PO一段出来,如下:
李老师在课中提到过,当一个人遇到麻烦时,越是感觉到有人支持他,他就越是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怎么解决这个麻烦上,如果感觉不到支持,他的注意力就会固着在跟别人的关系上,怎么获得支持,而不是去解决问题。关键词是【关系】,我们学这么多亲子沟通方式,最大的误区是在于【努力让孩子听我的,我是正确的】,但其实,对话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亲子关系,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话有多正确。这也是李老师反复提到的,需要我们反复练习,放下不自觉的自恋。
实践中的体会:
特别深刻地是李老师在文中提到的:跟孩子采用同一视角,表面上是维持了问题,其实是加速孩子去解决这个问题。同一视角——即用孩子的视角,他看到的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是孩子的助推器。
同一视角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的立场,以这种立场去沟通,孩子反而更愿意听取大人的经验,而不是对着干。这种沟通方式就是文中提到的【个体经验沟通】,它的好处在于赋予了孩子自主权,让孩子有对自己事情负责的机会。也许有些伙伴还是很担心很担心,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他也不一定能生长出自我负责的能力。
这第一是小瞧了孩子的能力,第二是要牢牢记住,关系是第一位的,别的什么问题都不太重要。学习沟通方法不是为了控制关系,而是为了改善关系。虽然沟通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至少了解到孩子想法的不同,也让他了解到我们之间的不一样。
不得不说,阿狸老师拆解课程的水平是一流的,我在复制粘贴这一段的时候,突然悟到:这里的“关系”就是“联结”,就是“无条件的爱”。
伙伴B正好来了,说:「我朋友的孩子跟你家一样大,也是同样情况,我给她回过一封信,你看看能不能有点新感触。」
【文章链接如下:】
https://mp.weixin.qq.com/s/ZUHBfjYrff3N2IUTnv_plA
伙伴C看到后回复:「我曾经在一个讲座中举的一个例子,试试看有没有用。」
「我的一位美女同学儿子今年上高一,喜欢手机上一款游戏。他的妈妈为了防止他沉迷电子产品扰乱作息,没有一味的“禁”或“堵”,而是和孩子约定:按时起床、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得到玩手机十五分钟奖励。如果主动承担家务,有额外奖励。做一次早饭奖励十分钟,刷一次碗奖励五分钟。反之,如果未能按时起床或完成学习任务则没有奖励,如拖延时间过长要按约定倒扣游戏时间,从第二天的游戏时间中扣除。结果,这个小帅哥每天早早起床做好早饭,喊他妈妈吃饭,然后刷好碗,收拾整齐提前做到电脑前开始认真上空课。就这样,别人家里鸡飞狗跳,我的这位美女同学每天早上都可以美美睡个懒觉,嫉妒不?」
「有一点可能要注意——提前跟孩子约定好:如果孩子一局游戏在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内没玩玩,可能要拖延两三分钟,孩子提出请求后可以拖延,但要从第二天的游戏时间中扣除。
这样操作比较“人性化”,避免因为孩子一局游戏没结束,影响升级得分和家长发生冲突。」
【伙伴C的例子里,这位妈妈用的是系统式家庭养育里的“约定式沟通”。都是高手!】
伙伴C还提出来:「还要提前预设目标规划:譬如,制定学期目标(具体可行、可测),确保当前最重要的学习这件事情不能被耽误。如果孩子能做到学和玩两不误岂不更好?!」
我也根据学习的内容做了一个长回复:
「李松蔚老师在几乎每个课程里都会讲到系统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事物。
如果我们觉得孩子一直没有变,一直都维持一个状态,那我们要想想:这不科学,因为人是会变的。我们到底做了什么,才维持了他的不变?
另外,发展地看待一下『游戏』这个事物,它跟我们共存这么多年了,为什么我们非得要去“讨厌”它。如果换成“阅读”,读得如痴如醉,眼睛都近视了,读得学习严重偏科了,读得六亲不认只认书了,怎么办?所以事物本身没什么让我们困扰的,可能是时间分配不合理。
那么我们要做的,可能是一方面去认同他玩游戏,另一方面帮助他梳理学习的目标,甚至人生的目标(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结合中高考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李老师有句话说:看到不一样,就能做到不一样(《换个角度,洞悉相处之道》)。
一件事看起来是“问题”,同时也可以是资源。比如,我们可以正面地问孩子:这个游戏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你是怎么过关的?甚至我们自己可以去玩一玩,过不了关的话,可以请教他:你是怎么过关的?教教我,可以吗?这种成功的经验可以迁移到学习上去。巧妙地引导,真心地不反对他玩游戏。
我们觉得他玩得有点过了,真诚地向他表述我的担心:儿子,我最近觉得你的成绩有点下降了,我担心你可能跟不上,是不是有什么困难?有没有需要父母帮忙的?当然,这只是我的担心,有可能你有自己的办法,或者你正朝着自己的目标在前进。」
这一段的回复,也是基于我认为妈妈排斥玩游戏的基础上。现在梳理了一下,我感觉,可能妈妈也没搞清自己游戏的态度,没有梳理出自己的需求,也就是说她的需求是模糊的,所以她不能向孩子清楚地表达出来。孩子呢,也在不停地试探妈妈的边界:哦,你没说不行,我还能继续玩。
另外,这段时间,孩子们的情绪是否没照顾好,上网课的效果怎么样,我感觉也可以作适当的包容,本身对父母对孩子都是不小的挑战。如果有能力做出调整,当然是最好的。
孩子需要的是获取父母的支持(无条件的爱),感受到被接纳,或者说是建立联结,或者说是感受到良好的亲子关系。
双方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用P.E.T里的方法就很好。当然,系统式家庭养育也要重新学一遍,肯定会有新的理解。
还是那个问题:孩子打游戏,我觉得影响学习了,怎么办?
答: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先成为他的队友/对家,或者成为他的粉丝,再说吧。
今天的复盘,虽然多数是复制粘贴,突然把最近学习的几门课又打通了一点点。很好,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