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作者: 马庆洲 | 来源:发表于2019-02-08 21:51 被阅读0次

    花轿子原名“舆”,最早记载见司马迁的《史记》,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轿子了。晋六朝盛行肩舆,即用人抬的轿子。到后唐五代,始有“轿”之名。北宋时,轿子只供皇室使用。宋高宗赵构南渡临安(今杭州)时,废除乘轿的有关禁令,自此轿子发展到民间,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并日益普及。南宋孝宗皇帝为皇后制造了一种“龙肩舆”,上面装饰着四条走龙,用朱红漆的藤子编成坐椅、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褥、软屏夹幔,外有围幛和门帘、窗帘。这是最早的“彩舆”(即花轿)。

    把轿子运用到娶亲上,最早见于宋代,后来才渐渐成为民俗。

    现如今的社会快速发展,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自然而然的将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以前常用的花轿接新娘,逐步被各种各样的小轿车取代。

    近年来,人们有了复古情结,个别婚庆公司为迎合人们的这一需求,举办了用花轿接新娘的“新”形式,颇受人们的青睐,社会关注度更是轿车无法比拟的!

    结婚的当天,男方组织的接新娘队伍,集结完毕,这里面有六辆以上的婚车即花车,有拉家具的货车若干辆,人员有伴娘两到六人,花童男女各一位,以十岁左右小孩为宜,选择花童要父母双全健在的,单亲的不行。抱鸡的鸡(吉)童一位,以男方家侄子辈份的为宜,年龄一般不超过十五岁。

    迎亲队伍由媒人、执事带队,其他亲友以车能坐下为宜,能去多少去多少。

    古式婚礼,新郎是不能到女方家去的,现在新风俗,新郎是冲在前面,唯恐别人抢他新娘似的当仁不让。

    古典婚礼接新娘主要是花轿,花轿是以四方型的长方型盒子,高度约2.5米,四边的宽约为1米,在轿体1.5米左右的高度两侧,留四个二十厘米宽的方孔,方孔内插两根约20厘米粗、三米长的红杉木圆棒,伸出花轿前后约一米至二米多。如是二人抬花轿,在花轿前后伸出的木棒两头,再绑 上一个约一米多长的横杆,花轿前后的横杆下各站一个人抬起即可。但在生活中,特别是接新娘的花轿,没有用二人抬的花轿,一般会选择四人或八人抬花轿。四人抬花轿就是把二人抬花轿的前后两个小横杆中间各绑一个小横杆,前后各两个人抬着这个小横杆即可。八人抬花轿,俗称“八抬大轿”是花轿中规格最高级别的花轿。八人抬花轿就是在二人抬花轿的前后两个上横杆的两头再各绑一个小横杆,花轿前后各四人,共八人抬起花轿。二人抬,四人抬,抬花轿的轿夫是在花轿两侧大圆木的中间抬花轿,而八人抬花轿前后圆木两侧抬花轿。

    皇亲贵族迎亲的花轿较大,大多选用四轮的大马车,由八匹马拉车。

    花轿一般分为平顶和尖顶两种,尖的外观象一个亭子,比平顶的美观。花轿多为大红全木结构,花轿顶部的四周插上木雕的龙、凤、金钱兽、金蟾戏珠等吉祥动物形象。动物的底部用螺旋的铁丝固定在花轿上面,花轿一颤动,动物随着不停摇摆,尤如有生命一般。

    花轿的左右后三侧中间,绘有龙凤、祥云等吉祥富贵图案,轿门用大红布,布上也有 龙凤等图案。轿内有一木箱,即可用来装新娘路上用的东西,又可留新娘坐。轿的左右两侧均留有大约三四十厘米的小窗,供新娘观察和与外面的人交谈之用。

    迎亲的队伍前后顺序是:唢呐班子在最前面,花轿后之,其他迎亲的车辆再后之,拉货的车辆在最后。

    一切准备就绪,由炮仗手放鞭炮,迎亲的队伍开始浩浩荡荡向新娘家出发。

    迎亲车队到新娘家附近,要按照原先双方家庭协商好路线走,以“不走回头路”,“西进东出”为原则行进。

    迎亲队伍在离新娘家五十米左右的位置停下,燃放炮仗,告诉女方家迎亲的队伍来了,要等女方回放炮仗以后,迎亲的队伍才能继续前进。

    女方家在听到迎亲队伍放炮仗以后,一般不会马上放鞭炮,而要等上一会,除在时间上来不及应马上放炮仗外,大都会让迎亲队伍等上十分钟或半个小时的时间。

    女方的喜宴按照古典式,是在新娘被接走之前就餐完毕,迎亲的队伍来了,可能还没就餐完,迎亲的人要等到女方亲人吃完喜宴才能举行出阁仪式。

    在出阁仪式前,新娘画好妆,穿上喜衣,由夫妻健在的婶子辈份的人或闺密在一旁侍服着。

    准备好了,就可放鞭炮,通知迎亲队伍可以进家了。迎亲队伍进家门以后,由媒婆,男方执事等长辈级人物进女方家,与女方长辈、执事商议行走路线、程序等问题。现如今主要讨论的议题是上车礼的多少问题。一般家庭给女方的上车礼为一万零一,好一点的家庭为十万零一……

    迎亲队伍把带来的“离娘肉”——半边猪肉,或一个猪头加一个猪尾,或一个全猪,猪的工艺品储钱罐,内装六千六百元或九千九百元钱,等物品送给女方。

    男方来的“吉童”把抱来的公鸡交给女方,女方给“吉童”答谢礼,用红纸包好的一至二百元。

    出阁仪式正式开始,首先要燃放鞭炮,女方的婶子开始为新娘梳头,用红鸡蛋为新娘“滚脸”,用两根红线在新娘脸上夹,拔去新娘脸上的“黄毛”,  标示新娘正式告别“黄花大姑娘”的时代,这也俗称为“上头”。婶子还要抓一把生米放在新娘口中,新娘再把口中的生米吐给弟弟或弟弟辈份的人。弟弟要用褂襟接住,而后放回米缸。意思是新娘是女方家养大的,要给女方家留一点财富,以后到了婆家也不能忘了娘家。

    新娘出阁仪式中,如有未出嫁的姐姐,姐姐是不能参加妹妹的出嫁仪式,必须在外面躲一天才能回家。

    新娘在上头仪式时,必须坐在堂屋的正中间,这也是女性在家庭中的最高待遇,椅上面放一床大红被,椅子下面放一盏长命(明)灯,男方带来的公鸡和女方家准备的母鸡也都栓在椅子下面。

    上头仪式结束,燃放鞭炮,新娘盖上蒙头红布,或由男方请来的伴娘打着红伞,由新娘的哥哥或弟弟抱着新娘出门上花轿,如女方的哥、弟较多,可交替抱新娘,但无论是单人抱还是多人抱,从上头椅子处到上车(轿)之间的路程,新娘的双脚是不能沾地的。

    新娘被抱出门以后,新娘的母亲要拿一盆水,泼在门口,意思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新娘孬与好,概不退货!另一个意思是告诉女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要一心一意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不能三天两头老闹离婚。

    新娘上车(轿)以后,燃放鞭炮,唢呐齐鸣,开始返程。在起轿时,轿前由女方的哥弟等人手里拿一把香火,走在队伍之前,缓缓向前移动,尽显对新娘留恋、不舍之情。

    迎亲的队伍走到村头,送行的哥弟站在路两侧,目送队伍开始快速的远行,整个出阁仪式结束。

    现在迎亲的队伍只要离开村口,看谁开的快吧,一鼓劲地往前飞奔,也不顾什么队伍和先后秩序了,能开多快开多快。但古典的花轿却要严格按照秩序行进。在途中,还经常有插曲进行,也就是所谓“拦喜 ”。

    拦喜,就是当迎亲的队伍到达另一个村庄时,该庄的村民会在迎亲的路中放一个长条凳,迎亲的队伍不能绕过木凳前行,更不能由迎亲的人自行把木凳移开,遇到拦喜的村民,迎亲队伍中的老执,会拿着喜糖、喜烟,面带笑容向村民致谢,肯请他们把长条凳拿开。村民在接到喜糖、喜烟以后,会主动移开木凳,让迎亲队伍继续前行。

    倘若新娘家离新郎家路途较远,中间有好几个村落,拦喜就会发生不止一起,老执会事前计算好拦喜可能出现的次数,预先准备好足够的喜烟、喜糖。

    新娘被抬到男方家附近时,也不能一下子把新娘拉到男方家中,而是距离男方家约五十米左右的距离,迎亲的队伍停下,燃放鞭炮,告诉家人新娘已到。家人听到炮响,在家门口又燃放鞭炮。通知花轿可以进门,花轿在离家十至二十米的地方停下,由新郎出门到车门口接新娘下车,现在的婚礼是新郎扶着新娘下车,伴娘为新娘打着红伞,伴童在新娘身后随行,步入通向拜堂的红地毯。

    马庆洲/摄影并撰文

    安徽省宿州市顺河路144号

    邮编234000

    手机号13665578882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宿州民俗研究中心主任马庆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庆洲:中国古式婚礼一一花轿接新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wo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