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要求,没有错,也要有选择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做好,尤其在自己做不好的领域里。
一位5年级孩子的妈妈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暑期去参加一个练字的课程?因为害怕孩子考试会丢卷面分。孩子可能对练字根本没有概念,写字好不好,他也不那么在乎。突然要推给他一个这样的任务,显然是有些困难的。
我跟家长说,你有兴趣,孩子也会慢慢有兴趣的。在家里摆上练字套装,你先练起来,慢慢培养他的兴趣,家长有了畏难情绪。这个策略我的亲身体验是有效的。当我开始练字,每个人都会想要拿起笔来写一写。这是在培养感情的阶段。
后来给这位家长的答案,我有了一些改变,出于对以前的“现实疗法”和“心理疗法”的学习。“告诉孩子,妈妈需要你这么做,并且是必须的,不能反抗的。但是我可以陪你去不同的机构试课,找到你喜欢的老师,你愿意接触的伙伴。”
妈妈说,这个做法对她来说更可行。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可以有严格的底线和原则,同时也可以给孩子选择,这样孩子也会感觉到被尊重的。
用“方法”代替“选择”
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提要求:“你能不能干净点儿?!”“你能不能认真点儿?!”“你能不能把字写的工整点儿?!”
孩子一次一次做不到,家长和孩子都容易处在崩溃的边缘。孩子自卑、父母焦虑,裹挟了太多太多的情绪,事情依然没有进展。
如果父母能够跳出情绪,有稍许的智慧,就会发现孩子做不到,是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做。家长之所以只提要求,也是因为家长也不知道怎么做,更不知道怎么教。
孩子总放丢东西,给他准备个自己的抽屉。
孩子把家搞的很乱,交给他怎么整理。
孩子写字难看,教给他正确的握笔姿势,正确的运笔方式。
孩子乱发脾气,教给他怎么表达情绪。
孩子毛手毛脚,叫他怎么处理善后事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