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在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中,记忆里高书记一直念念不忘的这本明史经典在剧情中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我对明史不是很熟悉,准确的说,我其实对很多历史都不是很熟悉,但是记得曾经有位老师跟我说过,当你迷茫困惑的时候看史书吧,你就会发现在历史的长河中你所遇到的都有答案。
拖拖拉拉的看完,拖拖拉拉的写读后感。曾经朋友圈里有朋友让我分享下对万历的看法。我看完书后竟然是对万历深表理解。他就像我身边的很多人,或许是像我自己,或许又是像我学生。很多人都在抨击万历统治后期无作为,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我却看到了他年少时兢兢业业,励精图治。要不有谁能够忍受每天四更天礼仪繁琐的早朝?可是是什么让他变了?我想应该是他真的看透了自己于这个国家只是一个固定的人偶吧,他看到了这个国家其实就算没有他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他就像一个叛逆的少年看到了前途一片迷茫后,选择了逃避和无声的对抗。这是他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
在书尾,黄仁宇老师说,大历史观的重要意义。我懵懵懂懂。只是在这颇有争议的著作中,对一些历史人物有了不同的看法。万历,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书中的戚继光,虽然结局依然充满泪水,但是他却在他有限的生命里达到了作为武官的最高境界。他的戚家军是个充满血腥的却又传奇的团队,他与张居正等人的交往都展示出了超高的情商。或许我是喜欢他身上的“审时度势”,这或许也是我最缺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