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回忆一下,你脑子里面有什么样的场景,过了很久仍然记得?不经意间总是想起来,想起来的时候还会纳闷为什么会记得?
在那个场景中,你记忆的是什么,视觉上看到的环境,还是遇见的人?
还是听到了什么,流行的音乐,还是一首钢琴曲,还是嘈杂的谈话?
味觉呢?特别的气味吗?阳光灼烧的味道,还是清淡的香水味?
每次回忆那些在我脑子里面记住很久的场景,我就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记得那么清晰,为什么可以记那么久?
为什么?
只要我开始问自己,就会发现,大部分我记忆的场景都是我全神贯注的时候。无论我是聚焦在一个点上,或者我享受在那样的时刻。
我的情绪可能是极度恐惧,抑制不住的开心,还是慵懒的放松。
无论如何,我在那一时刻我把自己沉浸在了那个时刻。我敞开自己,用自己的所有感官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
那种感觉就是我融化在了一个空间里面。
虽然很多次是不经意的,但是其实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刻意去练习的。
刻意让自己进去全神贯注的状态。
是的,我最近的状况并不好,但是,不管发生什么事,希望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一个同学提醒我,说我不但要有希望,我还要成为别人的希望。
所以,我开始用自己可以使用的方式去抚摸时间的痕迹,我开始带着好奇心去认真生活,那些被我忽略的花草树木,那些我从来没有注意过的颜色,那些可能只有我很小的时候才听到的声音,突然,都成为了我的惊喜。
很神奇的,你不妨试着去感受下。
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概念。
我因为一些事情的缘故,没能参加7月22号笑来老师北京的大课,大课结束以后,虽然我已经看到了很多关于这个课程的文本或者听到一些音频,但是,不能否认,我对这次课程的内容的吸收上必然会大打折扣。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内容,差别竟然会这么大?
是的,差别特别大,或者这么说,我如果想获得和现场一样的收获,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原因很简单,我很难进去那个全神贯注的状态。
而且,听课的时候被启发这件事情是很难控制的,有些启发就只会在那个场景中产生。
相反,如果我去参加了这次大课,只要我将自己放在那个环境中,我就会调动起来所有的感官,不管是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还是其他。
所以,我现在差不多找到了高效率的做事情的方法,方法超级简单,很多人都讲过,可能你已经听到过无数遍。
每次都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
不妨给你解释一下,我现在在用手机写这篇文章,因为我在外面,我只能用手机写。
虽然我身边有很多人在说话,还放着一首惊爆的音乐,但是我决定全神贯注的将自己放在我这篇文章中。
我想用我的文字来导演我的故事,我想用我的文字给你们显示我的内心,我想让你们看见我那么希望将我的收获分享给你们,我很迫切我,你很喜悦,我甚至会激动的颤抖。
我好像根本不用开始构思,我的文字就像水一样流出来。
我会思考在屏幕那边的你,会被我文字吸引吗。
我在假想,多年以后,当我再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会不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当我在回头看周边的环境下,我发现,原来我身边的环境像温暖的被子包着我,甚至在帮助我进去全神贯注。
一个小子。
一个手机。
一颗心。
一段文字。
一幅画。
总之,我已经完全把自己放在了写作这件事情,完全沉浸在里面,有别人定义为“心流”,应该是同样的概念。
这篇文章本来要讲一个道理的,但是现在好像在抒情,在表现,甚至我在放飞自己。
我突然有点喜欢这样的感觉。
网友评论
心理学有本书《心流》;
都与本文的意思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