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七十八岁了,和以前大不一样了,都说人老了就会改变性格,父亲的性格确实也和从前不一样了。
父亲是一位老农民,一辈子就喜欢土地,他原本是可以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可是他拒绝了。
父亲是一位伤残军人,八十年代国家有政策给他安排工作,那一天,当父亲打开那个大大的信封时,在场的人都很开心,只有父亲说了一句话:“不去,我就在家种地,地是好东西,种啥长啥!”
从那以后,我就记住了父亲的这句“名言”,父亲也就继续每天勤勤恳恳种地。
父亲当过兵,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一个很干练的人,也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差不多都是自己洗衣服,还会做针线活,比如缝补衣服、袜子啥的。
但是自从父亲七十五岁那年,就经常听他说:“我干活计越来越干不动了……”
听到父亲这么说,我们都会劝他说:“干不动就别干了吧,你又不缺吃不缺喝的,国家还给您发养老金,完全够您用的了。”
每次听到这些话,父亲总会沉默不语,直到前年秋天的时候,父亲勉强地把自己开荒种的玉米收回家,然后就真的干不动了。
去年开春儿的时候,父亲对我说:“我真的种不动了,把地给了闹儿闹儿了,也比给别人强啊……”闹儿闹儿是我三爷家一个姑姑的儿子,尽管这样,也看得出父亲对土地的不舍。
面对父亲的失落,我听得出老人声音里的苍凉,然后父亲就总是说自己生病了,干不了活了,腰疼腿疼,哪儿哪儿都疼。
从那以后,父亲就不喜欢换衣服了,老穿着他平时干活穿的“工作服”。
每次让他换上干净衣服,他总是说:“换啥呀,不脏。”要想让他换一次衣服可难了,就像哄小孩子一样。
开始的时候我不理解,渐渐的我好像有些明白了:也许父亲觉得,只要穿着他的“工作服”,他就觉得自己还能劳动吧。
“劳动最光荣”这句话,从父亲身上,我好想有了新的领悟:能劳动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代表着一个人的生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