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老师,您给咱命制一套试题,我们年级统一检测一下,看孩子们最近学的怎么样?”周五大课间,单独告知科任教师。
“笔试我可以尽力去做,然而听力我不会做!”
“你先把笔试用心出好,听力到时候用口语100的平台试试。”
……
周一的下午,我收到了最终的试卷。可以看出,老师出题也比较用心,面面俱到。然而,再仔细检查,似乎还有许多问题:1.大标题的后面有的是顿号,有的是小实心点;2.题的总分应该是100分,她设置了120,听力应该是40,笔试60,她设置成50和70;3.两个阅读的题型一模一样,根据考试,阅读的题型应该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是选择,适合所有孩子,第二个是问答,考察能力拔高;4.应该还有按照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结果这套题里面没有;5.严格来说,一套试卷里面前面出现的短语之类,再不能出现,然而,试题中还是有许多。
再检查答题卡,发现里面的部分题型没有按照要求设置答题卡。1-15个选择题,有8个隐藏了起来,对孩子们答题造成了影响,听力,句子等题,严格来说只能留下空白的横线即可,然而,我看到的答题卡上面是仅仅复制了试卷中的原文,这样在答题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答题,然而,正式测验的时候,并不会这样。
看着这些问题,我给科任老师进行了反馈,希望她能够尽快调整,然后我便再次检查其他科目。
科学试卷没有按照整体要求排版,也没有答题卡;数学试卷答题卡的设置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自己调整了。好在,语文全部正确。
看着出现的状况,我心里有点接受不了。一套试卷,大家很用心的去做了,有的老师周末特别忙,回家后又辛苦到凌晨,有的老师一个周末就去收拾,还有的老师仅仅是复制粘贴组合试卷。
为了不耽误检测的进度,我赶忙开始收拾一些小的问题,英语试卷让科任老师对照重新收拾。
下午放学后,我看到了修改后的试卷,然而,还是有众多问题。于是,约了老师上来一起整理。
只见她在键盘上的敲打,并不熟练,一个句子就需要好长时间,修改了一道题,通过查阅手机上孩子们平时犯错误比较多的题进行再次检测,最后我们又对阅读进行了重新设计,就这样,不经意间一个小时过去了。
由于家里有事,答题卡让她回家对照修改。
第二天收到的试卷和答题卡,本来想着直接发过去,然而再一看,似乎出了许多问题,还是旧的。
我心里很纳闷,她回家后修改了啊,怎么会这样?本来想发过去让她重新修改,无奈时间不允许,自己赶忙上去调整,修改分数,调整答题卡,有的答题卡设置有问题,还不能拆分,因此又想办法调整;再一看听力,人家直接用了一个其他县区的听力,没有调整。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事后,回想这几天的事情,其实,有的时间真的不应该被浪费的,有的技能也真的是我们学习的刚需。
1.试题完全可以一次性出好,最基本的标点符符合、排版要求等应该是自己知道的,试题的严谨性,试卷和答题卡必须一致;2.键盘上的熟练度,也可以在课余时间训练,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3.听力制作自己也可以尝试钻研,避免到时候测验效果不够理想,毕竟我们的学情也是不一样……
一次任务,我们内心的重视程度会决定最终的结果。尽善尽美的去完成一样工作,既节约他人的时间,又节约自己的时间。
此时,我突然又记起了前段时间自己衔接工作,似乎一直出现问题,错别字,标点符号,语句不通顺等问题,让自己很难堪,好在自己最后调整了过来。因为感谢审稿人的当面指出,才不至于我后期犯错。同时,面对每天的衔接工作,自己本来想好了,也记全了,然而,汇报的时候,却会出现问题。以后也要注意。
拥有工作是幸福的,完成工作之内的事情是本分,然而干好它们,用心去想着干,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都能够发现自己能力上缺乏的能力,趁自己闲暇时间,多练习。多一样技能,少一次求人的机会。希望我们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得心应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