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作者: River本大魁 | 来源:发表于2024-05-24 15:58 被阅读0次

    苏轼,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北宋诗人、词人。“一蓑烟雨任平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作品,都或多或少浸润过我们。但是,仅靠读和熟悉,不能了解一位伟大的灵魂。我们要进一步熟悉,与它“对话”,丰富我们的生命。

    苏轼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一种旷达、豁达的精神。这样的旷达是不是日常事理中的开朗和活泼呢?有一定联系,但在我看来,旷达是一种包含了开朗活泼的沉稳,是一种志在自身的修炼和精神。

    从他早年至晚年的履历中,完全能够证实这样的观点。第一次入京赶考,就考取了两百年来未曾有过的成绩。对于当世而言,是能够直接成为宰相的。考官曾巩甚至以为这是自己的徒弟,将其排在了第二名。殊不知,苏轼是一位究极奇才。

    不同于李白,苏轼身上存在甚至能够修齐治平、掌政立业的巨大潜力。无论是从学识还是个人精神方面来谈都是如此。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他的前途一片光明时,母亲居然去世了!为了守丧三年,他错过了做官的最佳时机,同时也被卷入了北宋政治历史中最动荡的时期:王安石变法。这让北宋的朝廷非常麻烦。因为王安石变法,朝廷被分为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苏轼面对此并没有站队,而是认为两派各有各的问题。于是,他便在无形中得罪了两批人(与其性格也有关系),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乌台诗案。尽管得到人求情被释放,可因为派争,使他踏上了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贬谪中。

    苏轼在晚年有一首诗,为《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以自嘲的口吻,大致说明了他后半生的所作所为。难以想象,苏轼在这一轮又一轮的贬谪中,是凭借什么完成“功业”的。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诗来理解了。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苏轼刚被贬谪后所做的词。我们能够从其中发现其内心历经坎坷之后的低落情绪。缺月,漏断,飘渺,都是人世间不圆满的景物、事物。尽管地阔,但这些景物证明苏轼在呈现出高旷洒脱的境界。这为其后来灵魂的转变奠定的基础。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是一首出自于黄州时期的词。整首诗呈现出一种郁闷的情绪。尽管被贬已有三年之余,可半夜仍在借酒消愁。苏轼想脱离尘世,退避社会,欲求实现真正的自由。但心中的志向抱负,仍然在吸引他蠢蠢欲动的心。最后,苏轼以一种道家式的风格结尾,就像孔夫子所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事实上,这是偏向于情语的表达。苏轼内心仍然没有脱离儒家。他也在这些磨难中步步铸炼自己。

    这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可谓真正体现苏轼旷达的作品: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尽管词牌名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但苏轼可谓真的在“定风波”。下着如此大的、将树叶打穿的雨,苏轼不觉狼狈,反而乐在雨中便悠然走路边歌唱,甚至觉得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走路比骑马更好。此种小事,不足以影响我的生命,穿着蓑衣任凭风吹雨打,都可以过完一生。这雨尽管寒冷,却吹醒了苏轼的醉意。最后天气逐渐放晴,也是苏轼回去之时。显然,他的生命状态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他的旷达展现的淋漓尽致。一般人会认为,无论过去有风吹雨打,还是以后会放晴,都不需要操心,而是要活在当下,及时行乐。但是,对于苏轼而言,活在当下是一种心定之下的境界。他活在当下,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逐渐,我们熟悉的苏轼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触目。

    当我们说到豪放,就不得不提到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在这一首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苏轼对于理想的愿景和自身精神状态的饱满。甚至于,许多人认为这不是词。一首要让军人齐唱的词,已经脱离了幽微的性质。但,这种异议不正是苏轼豁达最好的体现吗?沉稳之下,并没有沉沦,仍有积极勇猛的生命力。对于后世,也有文体格式意义上的开拓,可谓名副其实。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从上述两首诗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有情有感的苏轼。面对许久未见的弟弟苏辙,面对已经去世多年的妻子王弗,他表达了对他们无限的期望和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思量,自难忘”,在思念之余,能够得出这样的哲理,实是说明人世间于苏轼而言仍有值得操持的事。官场、理想的破灭,并没有泯灭他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情感,才是让人有血有肉的“保障”。这也就不难解释苏轼为何能够在理想“遇难”时保持旷达了。显然,苏轼的内心就是如此赤诚。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历史记载苏轼在儋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培养出来这个地方的第一个中举人才。在岭南还南的蛮荒之地,依旧能够活出自己的存在,依旧可以凭借已有条件实现抱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赤子之心的体现。

    坚守、豁达、心志……其实,苏轼与我们同样是人。他的旷达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境遇中一步步磨练而有的。现如今,多少人能够如苏轼般可以活在当下,心安而志在寻找自己的心之所向。这样的状态,于每一个浮躁、沉沦的我们,都是值得学习的。真是可幸,东坡的精神在千年后仍然被我们传承,即是文化,也是一种高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mxqjtx.html